雨霁餐厅虽然位于市中心的江畔,这一带却不是S市繁华的位置所在。但因为处于沿江景观带中,往来游人如梭,也不缺食客。随着时间的推移,餐厅声名日隆,以至于周末的时候,中午和晚上来就餐的人们需要排队领号,等候翻台就餐。
工作日的中午,餐厅相对清闲,店里的人也没有那么忙碌。李修远也会利用这些时间研究新菜式,请客人试吃。
时间流转,慢慢进入了秋高气爽的进节,天气渐渐凉爽下来。下午的时候,餐厅外摆的位置最受欢迎,游人走累了,在这里稍事休息,喝些茶水,吃些点心,也是个惬意的所在。
一天下午,一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领着三位老人来到餐厅。中年男人里外看了一遍之后,在外摆区域选了个位置落座。那里距离其他客人较远,服务员也少能兼顾,是个私密交流的好位置。
李修远正独自坐在靠江边的木椅中,望着江里驶过的船舶发呆。只是恰好坐在四人的下风处,他们谈话的支言片语不免飘过来。他本是性情冷淡的人,对别人的闲事并不关心,更不会有意去听客人的谈话。
四人落座之后,中年男人叫来服务员,点了壶茶和几份点心,对待同行的三位老人特别得热情殷勤。
李修远无心倾听四人的对话,却不时有些词句飘到他的耳朵里。
“利息”,“回报率”,“下线”,“返利”,这些关键词反复在中年男人的话语中出现。李修远扭头看了他们一眼。
中年男人看起来风度翩翩,对三位老人也甚是恭敬。三位老人像是在听他讲解什么高深的问题,时而兴奋,时而疑惑。中年男人巧舌如簧,滔滔不绝。但每当有人靠近他们座位时,他就会端起茶杯喝上一口,暂停讲解,好像深怕被人听去一般。
三位听讲的老人李修远看着面熟,应该是附近的居民。
雨霁餐厅附近的居民小区相对陈旧,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建成的公寓式商品房。当年入住的人们现在大多退休,赋闲在家。住户以老年人为多,平时很少来餐厅就餐。但早晚锻炼时,老人们沿着江边的步行道或散步,或慢跑,每日从餐厅前路过,日子久了,自然有几分面熟。
李修远厌恶地看了中年男人一眼,起身向餐厅里走去。
“小刘,你给居委会俞大妈打个电话。”
雨霁餐厅请的人不多,后厨加上前厅招待总共也就六个人,小刘是雨霁餐厅的收银员,一个长相乖巧秀气的姑娘。俞大妈是居委会里联系治安的负责人,常到各家走动了解情况。
“哦。”说着,小刘拿起电话,对着居委发的宣传页开始拨号码,拨了一半她停了下来,抬头瞪大眼睛瞅着李修远说,“哥,那我和她说什么呢?”
李修远平时与员工相处融洽,大家都称他哥。如果夏海在的话,就在哥前面加上姓,称“李哥。”
“你就说……”李修远和小刘低声说了几句。
小刘边听,边看了一眼中年男子和三位老人的桌位。
中年男子还在耐心地讲解,三位老人已经慢慢表现出有些明白的神色。
“嗯,我马上给俞大妈打电话,这些骗子太可恶了。”小刘听完李修远的话,恨恨瞪了那位中年男子一眼。
又过了大约十分钟,在中年男子的说服下,老人们的脸上终于露出放心的表情。
这时中年男子从随身的皮包里拿出一沓文件,交到三位老人手里。老人们双手哆哆嗦嗦地接过文件,又接过男子递来的笔。男子说着话,又从包里取出一个无线POS机,摆在桌子上。
李修远看了下表,朝居委会的方向瞅了一眼,还不见俞大妈的踪影。
“你过去给他们加点水。”他向小刘使了个眼色。
小刘心领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