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院的太医们快要疯了。
他们行医这么多年,可以说,什么贵人没医治过,什么疑难杂症没见过啊?可福慧县主这样陷入昏迷不醒的,却还是第一次见过。
人参汤,下银针……等等能用的法子都用了,可就是不见她有丝毫醒过来的样子,这下可愁坏了这些老太医们。
“脉象平稳,气息也顺畅,可不见苏醒的迹象,想来是福慧县主是自己不愿清醒过来啊。”太医院院使叹了口气,幽幽地道了一句,算是给了所有人一个合理的解释。
福慧县主娘娘自己不愿醒来,不仅是太医们束手无策愁眉不展,就是朝廷上的老大臣们,也都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一个个面色阴沉凝重肃然地站在朝堂上,各怀心腹事,看着已经到了要到暴怒边缘的皇帝陛下,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说啥啊?说啥都不合适啊。
福慧县主是被皇帝陛下给召见来的,说是为了商议研讨这双季水稻,新型粮食作物,就把人家小姑娘给叫到了朝堂上,结果……春耕的事儿还没商谈完,人就被皇后娘娘打着赏赐的名义给叫走了。
这一走,就走出事儿了。把人家给罚跪在烈阳之下,然后给晒昏过去了……
皇后娘娘弄出了这么大的篓子,当臣子们的就是满肚子的怨愤,也不好说一句不是啊,不然这皇帝陛下的脸上也不好不是?
可是,昏迷之中的福慧县主怎么叫都不苏醒,这就叫人提心吊胆又耐人寻味了。
皇后娘娘惹了祸,烂使权势整人,你皇帝陛下怎么给众人和天下人一个交代?
如果此时,皇帝陛下大发雷霆,真要惩治了皇后娘娘,那对方珺兰这个只是个小县主的乡下小丫头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儿。
毕竟皇后娘娘是一国之母,你一个乡下小丫头受这点委屈算什么?再说了,皇后与皇帝乃夫妻一体,对臣子来说,无论是惩罚还是赏赐,雷霆雨露都是君恩哪!
大臣们站在品阶台阶下,满肚子的怒气,却不好在此时火上浇油。
倒是鲁国公成知节好似没看懂其中关窍一样,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大大咧咧地扯着嗓门高声道,“陛下,皇后娘娘一向宅心仁厚,宽人待己,哪会是真与福慧县主有什么成见呢?
尤其是眼下是要到了春耕季节,皇后娘娘就算是对福慧县主有什么不满,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做这样的事情,坏了陛下您的千秋大业不是?
而且,就是福慧县主这小丫头,也是个乖巧机灵聪慧的性子,更不会没事儿找事儿,闲得浑身发霉了去得罪皇后娘娘的。她们中间定然是有什么误会了,您可得查清楚了再给方家人一个满意的交代啊。孙国舅,您说呢?”
成知节不说还好,这么一说,等于是煽风点火,将风向直接就刮向了皇后孙淑云兄长孙武吉。
皇后娘娘娘贵为一国之母,出了问题不好处置,可不代表孙家不能动一动。
成知节对于年前年后孙家屡屡对方珺兰动小动作使坏,早就看不顺眼了,所以,他才有这么一嚷嚷。
有一个人开头,就有人附和!那些都沾了方珺兰实惠的大臣们,这会儿见成知节毫无顾忌地嚷嚷出了心里话,就没有一个闲着的了。
于是,赶紧都出声附和,“是啊,陛下,皇后娘娘处罚福慧县主,定是中间有小人作祟,才使得娘娘一时失察,才酿成了大祸。”
春耕在即,新型农作物将是大庸朝奋起的命脉,而在这最关键的时刻,作为全国仅有的一位懂得耕种这些作物,和拥有这些作物种子的福慧县主,被皇后娘娘给暗下毒手弄昏迷不醒了,可不就是属于酿成了大祸吗?
敢说出皇后娘娘酿成了大祸的人,自然是不怕皇后和孙家的人。说这话的,乃是房丞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