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2章 宫内3  长工家的小农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2章

    德善丰农夫人田小满渐觉回京城的生活很无趣。

    皇太后说白了就是老年人,最喜欢有人跟她说话聊天。田小满起初回京城,日日进宫陪着皇太后。她知自己是正七品虚职官员,是世子的养母,从外头来的,与宫中那些阴谋阳谋都没关系。因这个缘故,皇太后待见她也不足为奇。

    可话就那么多,整日里说,总有说完的时候。幸好皇太后的兴趣一直在瑾儿身上。瑾儿才不管寿福宫是什么地方,只有地方玩就行。她可以与丹龄公主在寿福宫里疯跑一整天,咯咯的笑声给阴寂的宫殿透进来些许阳光。

    肖皇太后到后来便不怎么说话,她只喜欢看着瑾儿与丹龄玩耍,一动不动的,好像思绪飘到很远的地方。

    田小满在皇宫里呆得要发疯。像她在安平州时,可以和王妃聊天说话,也能和王爷去边境上指导士兵和灾民种田,哪怕去街上闲逛也能打发时间。她有一日实在是无聊,目光在园中的花草上停留了一会儿,突然想到皇宫专门有管种花种草的宫人吧。她可以去那里玩耍啊!

    这皇宫里每个皇亲国戚说话都不是简单的说话,背后隐藏着另一层含义。还是与花花草草打交道来得心旷神怡。

    田小满主意拿定之后,便向肖皇太后禀告,“臣见宫中花草品种虽多,但有些花期不长。臣对这个有些心得,想去花草司看看。若让百花花期延长,岂不是让太后看着赏心悦目?”

    肖皇太后想起来了,以前就听雍王和王妃说过,这个丰农夫人种田了得。正好,她若是把花草伺候好,不也是一桩美事吗?

    自从吴皇后被打入冷宫之后,皇宫便无人主事儿。景隆帝那些后宫中,与吴皇后资历相当的嫔妃不多,又多是老实不生事的。他的新宠们不管是资历还是岁数,都担不起主持中馈这件事情。故而景隆帝让母后多担着些了。

    肖皇太后知田小满是个省心知礼的,她这次跟着世子到京城来,主要的目的就是照顾世子,让世子生活得安心。她对于田小满这个想法,自是赞同。她也发现了,世子与瑾儿感情甚好,只要瑾儿在寿福宫,不管学到多晚,世子都会来向她请安,然后跟瑾儿玩一会儿。只要瑾儿每日到宫中来,她就由着田小满去花草司。

    到后来,肖皇太后觉得他们几个每天回雍王府麻烦,便让宫女将寿福宫的几间偏殿收拾出来。田小满带着瑾儿住一间,丹龄公主和世子各住一间。寿福宫里一下就充满人气,肖皇太后的神情也变得满意很多。

    宫内的人都是人精,谁都知道近期雍王世子的养母田小满是肖皇太后身边的红人。田小满进到花草司,那里的一干人等对她恭敬有加。与农作物对田地的要求类似,花花草草也是有的需用碱性土,有的要用酸性土养,肥水要跟得恰当。那喜阴的与喜阳的、闲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前殿景隆帝的焦头烂额。新政早就颁下去了,景隆帝从户部呈上来的数据上可以看出,盐税入库的金额第一个月不出所料地提高。然而第二个月到现在,却没有明显的变化。

    景隆帝也问过人口数量多的地方大员,他们报上来的奏折却是,盐商将多交的那部分税赋转到了盐价上,而老百姓觉得这部分多出来的支出难以负担,于是他们用米汤存于竹筒、木桶中,每天煮饭时把米汤放入其中,产生的酸味跟盐一样能增进食欲。

    虽说是“除油盐无贵味”,但这种酸味能起到与盐一样的作用,还不用额外花银子。除此之外,一些作物产生的辣味也能替代盐的使用。

    景隆帝看了这个奏折后,心里的滋味真是复杂难辨。他虽是提高了盐税,然而并没有库银却没有相应增加,反而导致盐的销量下降。还有负责取卤的工部官员上奏折建议圣上将盐税降低,说大量制出来的卤盐卖不出去,盐商的积极性不高,工钱结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