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庆最终还是答应了李来亨的辞职……
其实后者主要是避嫌。
毕竟作为非明军系统出身的,只要他不想割据一方,都明白迪化都统这个位置很烫手。
地盘太大。
嘉峪关以西他说了算。
不但军政一把抓,而且就连附庸的军队他也有权调动,就像唐朝时候的安西节度使一样,他有权认为合适的时候发动战争。他有权征调关西所有大明军队,包括民兵,虽然那里现在没多少民兵,但他的确一声令下整个嘉峪关以西必须听。他有权命令准噶尔部,和硕特部,包括拉达克王等附庸派遣军队协助作战,就像唐朝节度使征召属国派兵一样。而关西的税收同样由他自己决定,官员他自己任命,完全可以说就跟朝鲜这样的藩王一样。
甚至超过这些藩王。
毕竟这些藩王没有给其他藩王下命令的权力,但他手中的节钺有。
这就很让人眼红了。
话说迪化都统虽然苦点,但那绝对是肥差啊。
大明向西的陆上贸易,可全都在迪化都统控制下,每年光茶,但绝对扛不住女皇的请求。
护国公则拼命鼓吹那里的好处。
双管齐下弄一批因为皇庄人口增加而不得不分流的年轻家庭,直接分流到万里之外去,只要弄个八千户小夫妻过去,那么这片土地也就真正镇住了。再说那地方真得很好,靠着博斯腾湖,天山融水灌溉,完全就是一片水草丰美的乐园,正好接下来还要灭叶尔羌,抓的女人一家再分一个当开枝散叶的。一个年轻小伙子一妻一妾享受齐人之福,估计用不了二十年就能让八千户变八万户,而现代巴音郭楞州一百多万人口呢。
实际上杨庆就是搞一个杨氏版生产建设兵团。
朱元璋也是这么干的。
他把自己的一堆儿子分封到辽东西北这些地方是干什么?
就是为了强制移民。
每个藩王都有护卫,少则上万,多则数万,这些护卫是军户,全家都跟着的,不去就是违背军令,结果就是他通过这些分封,让早就已经没有汉人的这些土地再次真正回到汉人手中。
九大攘夷塞王都是为这个目的。
经历辽金蒙古数百年统治,无论辽东,代北,甘肃都没汉人了,辽东从金灭辽就扫荡差不多,比如郭药师之流,蒙古灭金期间在扫荡一茬,这样一遍遍还能剩下多少可想而知。甘肃一带原本是西夏的,蒙古灭西夏完全是斩尽杀绝式的,他们肯定没兴趣搞甄别,再说那时候河西的汉人本来就已经和党项混了
而剩下就算有少量的,也基本上都已经胡化严重了。
比如那些世侯们。
是朱元璋强制移民,用大量从南方北迁的军户,把这些地方重新填充起来的,明初的大迁移主要就是从南向北。
尤其是从江西。
山西洪洞之类当个故事就行,元末洪洞所属平阳府人口不足江西饶州一个县,那里没什么人往外迁,本身就没几个人。绝大多数现代北方汉人其实是从南方北迁的,元末全国四分之一人口在江西,四分之三人口在江南呢!是朱元璋以各种方式,各种借口,甚至包括株连等手段,将南方人口不断向北迁,所以洪武赶散臭名远扬,毕竟没人喜欢离开家园跑到贫瘠之地开荒。
而杨庆同样也是在玩这一套。
把他小舅子封到西域,然后打着配套人口的旗号移民,唯一不同的是他不方便强制性,但女皇陛下打人情牌的结果也一样。那里关键其实就是交通,虽然铁路真得很遥远,但公路并不遥远,最多五年他就能把公路修到迪化去,实际上现在长安到兰州的公路已经修了一半。
不过这条公路不是走固关,而是和抗战前的西兰公路一样从长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