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57章:斗茶(上)  舌尖上的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快更新舌尖上的大宋最新章节!

    关于斗茶,杨怀仁还是有一些了解的,这项“运动”即便到了一千年以后,也照样在文雅的人们当中盛行。

    闲暇之余,约上三五好友,找个清静的所在,斗茶品茶,在嘈杂的城市喧嚣里,总能获得些心灵上的宁静。

    随园所在的南城,因为毗邻着夫子庙、太学和国子监,所以也经常听到食客们闲谈时聊起附近的茶馆里哪个文士有组织了斗茶。

    杨怀仁虽不曾亲见一帮文人们聚集在一起斗茶的高雅画面,但那样的场景,却是能从记忆里想象出七八分的。

    老孙头和老朱头要斗茶讲和,在众茶客眼里,也的确是茶馆老掌柜的一条妙计,说不定将来茶余饭后说起来,也是一桩美谈。

    俩老头脸色似乎都是很有自信的,在杨怀仁看起来,老孙头还在为年前那场斗茶比试中的胜出感到骄傲和得意,而老朱头同样的面色轻松,又好像在这段时间里,努力提升了不少自己的茶艺,对于这场比试,也是志在必得。

    茶房里烹茶的茶博士很快便端了一个大托盘上来,托盘里是两套一模一样的铜制的小木炭火炉、两小堆小块的木炭块、一块茶饼、分割茶饼用的小锤小钎子、捣茶的铜臼、茶壶以及茶盏和茶勺等器物。

    小二搬出来两张竹制的茶几,相互对称着摆在了二楼中间的空地上,茶几古朴精致,大约有二尺乘以一尺的桌面大小,高约一尺,茶几后则摆上了两张草编的蒲团。

    等茶博士把斗茶所需的一应器具摆弄整齐,老掌柜的便笑呵呵请两位参与斗茶选手入席。

    方才还在互相推搡和谩骂的两个老头,此时也庄重了不少,稍稍正了正衣襟,相互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老孙头和老朱头脸上都带着笑容,缓缓地走向自己的茶几后,跪坐在草编的蒲团之上,然后先向自然成了评判的老掌柜和众茶客们施礼,最后又互相施了一礼。

    做完了全套繁琐的礼数,老掌柜两边分别看了一眼,确定两人都已经做好了准备,便站到两张茶几中间,面向着众茶客兀自地唱了起来。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

    老掌柜这一嗓子,差点把杨怀仁惊得摔个大跟头,且先不论歌词的韵味,这声调在他这个只接触过后世流行音乐的人听来,说好听的那叫古韵古香,说庸俗点,这调子有点……太逗了。

    老掌柜闭起眼睛,也不管旁人怎么想,仍旧唱得很执着。

    “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雪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

    听到这里,杨怀仁似乎知道老掌柜的唱的这是个什么歌词了。他前世曾经工作过的五星级酒店里,有一间专门的茶室,茶室的装饰里,就挂着这么一句。

    这首词的出处,正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文正公范仲淹的《斗茶歌》。

    北宋的文人们,或许是出于对文正公的尊敬,还有对他在茶道方面的推崇,把他的这首描述斗茶的歌词,当做了一种仪式,每每要斗茶之时,总要有个司仪站出来先唱上一遍。

    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种习惯。只不过后人可能没搞清楚人家歌词中优美的意境,装修茶室的时候,想当然的当做一副对联给挂了出来。

    老掌柜的歌声时而玩转曲折,时而抑扬顿挫,让听到这段歌词的人会不由自主地或摇晃着脑袋,或附和着节拍拍起手来。

    杨怀仁看看左边,瞧瞧右边,诸位茶客便是跟着那古朴的歌声摇头晃脑,让他难免觉得这场面有些搞笑。

    可他如今装扮成了一位老先生,另一位前辈唱着一首先辈大文豪的斗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