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阳高照,风清气朗。可是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肃杀青寂。
这是公元前278年的一天,楚顷襄王二十年。
甲胄鲜明,戈矛林立。
各种冷兵器在阳光下反射出青铜的光泽。
旌旗招展“楚”“庄”二字大致可辨。
中军,内束甲身披长袍高冠的年轻副将正高声喝令;持青铜剑轻甲斥候,穿梭行进的于军阵之中。
一支规模浩大的楚军向西南方向的崇山峻岭茂密丛林进军。
入夜时分,军阵队伍里火把连成一条火龙盘旋于密林山道上,缓缓前行,昼夜行军。
因为在此前崛起的秦国已于周慎靓王五年、秦惠文王八年、楚怀王四年(公元前316年),在张仪、司马错的谋划下等率军攻灭巴(今四川东部)、蜀(今四川西部)。
此战,先击灭巴、蜀及苴等各国(均在今四川境),一举占领秦岭外广大地区,达到了为秦国进一步“富国”、“广地”、“强兵”目的,战略上形成对楚的侧翼包围态势。
对楚国而言:
局势时不我待,西征刻不容缓。
辎重骏马紧跟队伍,这支“偏师-远征军(战国时代“楚”军)”,正加速行军。
(这里有必要科普一下:为什么楚军动作慢了很多年。究其原因有二,其一那个时代生产力底下,即便是到了近代的二战发动一次大规模的“灭国”之战也需要备战多年。其二简单来说当时的楚国由屈、景、昭、项四大家族把持,各有各的封地各有各的小算盘,中央效能极其低下,无法快速反应云集大军。)
是役,不负众望。楚将庄蹻(qiao)征服滇池地区(今昆明周边地区)为大楚国开疆拓土,稳定南方边陲,遏制秦军。
时也命也,局势已经遏制不住历史滚滚的车辙。楚军得胜回师途中遇秦军重兵堵截,几番苦战突围不得,成了孤军困守之势。
五十多年后(公元前223年),楚国灭亡两年后。
滇地,楚军大营。
“少将军!少将军!”~
(此时庄蹻已建立滇国公元前278年,对外称滇王以立威,对内仍旧以楚国旧称。科普一下:春秋乃至战国时代的“国”与后来中央集权的国不是一个概念。楚国只是一个大的联盟。例如:后世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由如我们知道的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等诸多‘加盟共和国’组成;举例熟悉的国家,是方便各位理解,其中有非常大不同之处,苏联是一个高能高效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
原本当年的英姿勃勃少年将军庄蹻熬成了耄耋老将,苍苍老人。挡不住岁月的召唤,于去年亡故了。
现在楚军由庄蹻之孙接手统治指挥。
一名白发苍苍老“仆”(‘仆’楚制,这里理解为贴身警卫员)滚爬进账,颤抖双手递上义报(战国时期商旅向军队的情报)。
“何事如此惊慌?”
“老爹,快快起来说话。”
此刻庄蹻之孙一身当地边民服饰。入滇五十余栽归国无路,庄蹻一系,在哪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即便是楚王苗裔也不得不入乡随俗。
“楚国没了”
老‘仆’一把心酸泪,颤巍巍双手再次递上义报。
“胡说!吾堂堂大楚国!”
看完手中沉重的军报:
秦王政二十一年,楚幽王十四年:秦将王贲率军进军楚国北部。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楚负芻王三年。秦军大将王翦、蒙武率领秦军继续向楚国纵深进攻,一举攻破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俘楚王负刍。
昌平君(芈姓,熊氏,名启,又名熊启)继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