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五章 云州  铁甲骑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卫州位于天雄镇西南角,李嗣源要北上必然要经过天雄。

    王达民已经知会李嗣源,你可以从卫州、相州过境,但要是靠近滑州、兴华府(原兴唐府也叫大名府)就视同侵略。这封信函连同反叛宣言一起召告天下,同时将原件递送唐国朝廷。

    “敬达、光远,德钧如果我们转向去讨伐这2个不臣,难道真的没有把握?”

    杨光远沉思片刻道:“陛下,我与范延光的事,想必陛下也有所耳闻,但即便如此,我也不得不说,此事真的没有把握。”

    张敬达自然知道,李嗣源是多么心疼那么一大笔财富和军力。可是情势就是这样,自己的武宁和泰宁已经全部落入敌手,除了搞点小动作,真的毫无办法。

    “陛下事实如此,那二人已成气候啦。”张敬达后悔不已,早知道那小子如此潜力,因该早些动手才好。

    “德钧你们父子可有什么提议?”李嗣源不甘心的转向赵德钧父子问道。

    赵德钧转了一下眼珠,回道:“陛下,臣以为不如我们退回关中,和璐王一起严守关中险要,坐看鹬蚌相争。”

    “是啊,陛下。契丹四十万草原悍骑,合起来百万大军,我们这20万步卒,还不够塞牙缝的。”杨光远补充道。

    “不可,陛下这么一来中原富庶之地边可就与我们无缘啦。”张敬达大急,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就要拱手让人了吗?

    “而且将士们未必愿意和我们西去,陛下三思!”张敬达又加了一句。

    “张元帅,那你倒是出个主意啊,如今我们可称举世皆敌,这20万人给养就是大难题啊。”赵德钧想的更多。

    “陛下臣愿率5万人死守中山要塞,陛下亲征太原。契丹人在关内无根无凭,劫掠一番,必然北返。只要我们夺下太原,凭借河东之力,未尝不能东山再起。”张敬达苦劝道。

    “元帅不要忘了契丹出兵的籍口,便是救援太原,我们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下太原坚城。”杨光远反驳道。

    “是啊,陛下太原城城墙之厚,天下之雄,短时攻不下来的。我们还是暂逼锋芒,徐图后机。”赵德钧之子赵延寿提醒道。

    太原城池确实非一时之功,这点所有人都明白,张敬达也是无话可说。

    四人望向李嗣源,该说的也都说了,就看这位半正半假的下台皇帝怎么拿主意了。

    ……

    我们暂且放下迟迟拿不定主意的李嗣源,再来看看我们故事中第一反派主角,只闻其名不闻其身的石敬塘。

    太原府中,石敬塘意气风发,一扫大半年的晦气。雁门安家三父子,不日之前投效过来,契丹‘父亲’南下的通道已经打开,只等契丹的‘粮草’最后养一次膘,就可以大举南下帮助自己取得天下。

    不过在这之前,契丹的先锋军,已经出动,因为云州有颗小石子有的硌脚,契丹人准备先拔掉它。

    对于石敬塘以父侍契丹的举动,可不止云州李淮当街辱骂,就是安氏三父子也觉得太过了。

    安重容希望以财帛代替割让领土,否则此举对中原腹地影响深远,怕贻害几世。

    不过石敬塘不以为然,契丹乃游牧民族给它一片山地又能起什么作用。

    ‘’唯翰,契丹人多久可以全军南下?”石敬塘着急问道,李嗣源20万大军可是已经开拔北上了。

    “陛下,少则十日多则一月,耶律陛下已经敦促各部加紧运输粮草。”

    “唯翰,再辛苦一趟,就说他们条件我都答应,让他们早点南下。”

    “喏。臣这便去。”

    云州山高险峻,易守难攻素有云中手足美誉,可见其绝佳的地理位置。它从古至今都是是直面北方游牧名族的最前沿,民风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