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3章 围堵菠萝军  铁甲骑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32团的大胜别说李克正,就是连王达民都嫉妒不已。25万俘虏,而且绝不是什么杂兵,完全是普斯罗斯的主力军团,和已经被歼的哥撒克骑兵号称普斯罗斯的王牌战力。其装备或许在华国看来并没有什么,但是在普斯罗斯乃至欧洲都绝对是排得上号的。

    尤其是其独特的大口径短倍径的火炮驰名欧洲,近距离的爆炸效果非常不错。

    但就是这么一支战力不俗的大军就这么轻易的向一支只有4000人的华国军投降了。

    究竟是怎么造成的已经无关紧要,在当时的情况下,彼得洛维基的选择只有2个,被痛殴一顿投降或者直接投降。问题是如何处理善后事宜,普斯罗斯的“积极”投降,华国也不好意思坑杀,但是华国的给养也是有限的,25万还加上被普斯罗斯俘虏的菠萝国近2万人,和仅4000千伤兵,这些都是急需妥善处理的。

    132团自然将麻烦丢给了李克正,他们的功劳反正跑不掉。

    好在华西军装甲师和璐公爵的运输船都在,从狮子国岛屿还是能够挤出点粮食的。

    再说菠萝国,分出的2个师被落在后面,又被干残了一个师,现在他的主力只剩下14万人,好在这十四万都是快速部队,也就是仅400辆装甲车组成的装甲部队。

    他们往东而去,自然不是去找静海残存势力。

    他们的目的是绕过纳尔纳加,从摩羯国北面窜出,趁着华国军队没有时间堵截后路,重新夺回双木防线。

    当然让他们再回头去反包围华军,打死他们也不肯,这那是战争,这是坑,一个害人的大坑。百万联军,现在只剩下这14万人,至于去静海的7万人,菠萝国司令已经不敢奢望能平安归国。

    纳尔纳加是摩羯国西面的军事重镇,印度半岛的下半部酷似大漏斗,其两个漏斗边正好是两座山脉,中间夹着德干高原。

    纳尔纳加的位置就处在东高止山脉和横直的温里亚山脉交汇大缺口处。

    绕过纳尔纳加就是印度大平原,后面直接通到剿灭普斯罗斯哥撒克骑兵的安踏干大盆地。

    那场战争使彼得洛维基第一次领略到机器的力量,当时参战的都是普斯罗斯最血勇的哥撒克骑士,熟练马上战斗技术,以及强壮的体魄。这些使得他们与同样骁勇的契丹人丝毫不让。但是面对装甲车的分割冲击,却几乎一面倒的屠杀,那场战斗中华西军仅一个团的人,但是战果却是令人震惊。

    当他赶到战场时,实在无法想象究竟是如何发生的这一切。

    听着幸存下来的士兵讲述战斗经过,彼得洛维基才慢慢形成了一点点逻辑。敌军车辆几乎从不停歇的战斗,而己方士兵却是人困马乏,面对敌人的高速冲击,确实无法赢得胜利。

    当时战斗现场还有华国破坏遗弃的战车,从其护甲和残留的枪管,弹迹。彼得知道即便哥撒克骑营,状态完好,恐怕也未必能胜。

    当时彼得洛维基就对菠萝国产生了不满,这明显是个坑,菠萝国装甲部队只要稍显出其战斗能力,冲动的骑营将军一定会重新评估自己的战力,但是菠萝国却并未这么做。

    当然这官司彼得洛维基肯定打不赢,所以彼得甚至提都未提,只是在发回国内的电报里提了此事。

    这些应该也是促使彼得,在陷入进退两难时,当即决定反水的原因之二。

    我们从安塔干盆地再向前看,那里就是当初三国联军构筑的第一道防线,以双木要塞为依托沿印度河修筑的漫长防线。

    当时的目的就是堵住华西军的后路,在这条防线上三国联军以及印度招募的200万苦力,整整消耗了1个月的时间。

    不得不说普斯罗斯确实吃苦又耐劳,这些防线修的十分不错,几处可能疏漏的位置都没放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