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八章魏知  带着率土之滨混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先,你以为王子凡其人如何?”

    杨彪等一行人一回到美稷,张奂幼子张猛便将杨彪请到护匈奴中郎将府,张奂没有废话,直接问杨彪对王玢的感观。

    杨彪苦笑道:“不瞒张公,彪根本没见到其人,哎!”

    “哦!”

    张奂闻言颇为讶然,不说自己代表朝廷,杨彪代表自己,间接代表朝廷,单单弘农杨氏的名号都足以让任何在西北,乃至三河地区的人掂量掂量。

    没见到,是不是说王玢根本不在乎朝廷的态度,或者说不在乎自己跟弘农杨氏。

    反贼与更强大的背景。

    张奂选择后者,而在此刻的大汉,可无视弘农杨氏名号,除了阉宦,只有党人。

    杨彪不知道张奂一瞬间想到这么多,其实也不怪杨彪单纯,而是张奂在误杀窦武后,近十年隐居琢磨政治,更多是三公背后代表的隐藏力量。

    杨彪从小就被教导谁是谁的人,谁代表谁,可不代表他从丁点细节察觉出一个不认识的人代表谁。

    杨彪又道:“张公,吾见到的是王子凡任命的修都令李赟。”

    “李赟?”

    张奂纳罕,随即道:“莫非是颍川李氏族人?”

    杨彪一愣,不明白张奂为何会联系到李膺,摇头道:“不是。”

    张奂这才察觉自己有些患得患失。

    杨彪接下来的话仍让他遐思远飞:“李赟,曾是介休郭公弟子,曾为太学生。”

    “太学生?”

    被禁锢之人,张奂更加确信王玢背后绝对有党人的影子。

    党人。

    张奂起初只认为他们是松散的联盟,可自从隐居弘农以来,渐渐发现这个松散的联盟正快速的蚋变着,尤其是袁本初接过天下楷模的大旗之后。

    而王玢恰恰就在袁本初成为党人领袖之后出现,好巧不巧的被窦武后人所救。

    太多巧合,只能说明早有阴谋。

    宋宪欲投靠张奂,故把他所知一切都告知张奂,包括猜测的窦老媪一家的身份。

    “凭吾对李赟的感观,包括增山长吴秀,他们都对朝廷抱有很大的敬意。”

    杨彪眼中放光的说道。

    修都令、增山长。

    这么有管理秩序,更说明他们来头很大,且很有治政能力。

    这不是一帮流匪,也不是胡人,还是汉人士族在背后支持,对朝廷有敬意,说明他们不仅有政治抱负,更应该政治诉求。

    “互市,答应他们,而且不要吝啬,现在咱们最缺的是甲械。”

    张奂斩钉截铁的说。

    王玢的政治诉求,张奂没空关心,只要能明白王玢不会在鲜卑入侵时捣乱,来年是战,是和,就要看朝廷的旨意。

    宋宪被张奂委任为美稷县尉,杨彪代为美稷令。

    随着张奂的决定,增山成为互市的地点,无数商队及游侠儿涌向增山,增山瞬间人满为患,人满为患的同时治安大坏,忙的郝萌那叫一个焦头烂额。

    包括在修都的王玢都为之皱眉,随即命张汛调一部精干人员及宋宪进驻增山,务必要保证增山的治安。

    增山显然已成为外界接触王玢叛部的试点,随着增山的改变,治安大好,赢得许多商队的青睐,只是那税额让人皱眉,不过相对王玢卖的青盐、生铁、甲械暴利产品来说,税额还是可以忍受,尤其是不会遭受匈奴的袭扰。

    来自各方的商队几乎都满载而归,对于想去草原冒险的商队更是得到王玢的大力支持。

    魏知就是其中之一,魏知本是一个小商人,听说美稷有战争发生,投入自己全部身家买了粮食,拉着自己的同族之人前来美稷。

    不巧,正好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