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一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  报行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到凌公子来了,萧靖很是高兴。两人见了礼,他又把目光投向了另一个陌生人。

    这人黑瘦黑瘦的,相貌也是平平,还有些塌鼻梁;看到萧靖,他竟然激动得无以复加,眼中还有些朝圣般的狂热。

    我不认识这个人啊

    萧靖刚要开口询问,那人猛地了起来,兴奋之下竟然差点摔倒。

    他踉跄着在屋里找了一块相对空旷的地方。萧靖的心中忽然有了些不详的预感

    “不必多礼”陌生人刚弯下身子,萧靖就扑上去扶住了“千万别叫恩公”

    黑瘦的男子一愣,随即瞪大了眼睛,颤声道“恩公真是聪慧过人,连在下是从哪里来的都看出来了”

    看出来个毛线。萧靖都混出经验来了,凡是有他这样言行举止的人,八成是来报恩的

    “你到底是什么人,我对你有什么恩情”萧靖尽量平和地道“你来找我,不会就是为了表达谢意吧”

    那人颤抖着嘴唇,道“在下叫唐正鸣,乃河东长淄县人士”

    他起话来夹七夹八的,听着有点费劲,不过萧靖耐心听了一会,还是听出了个大概。

    河东大旱那年唐正鸣成了灾民,被迫远走他乡。后来,流落到乐州附近的他因为萧靖的那篇报道获得了好心人资助,一家人才有了食宿的费用和投亲的盘缠。

    他充满感激地望着萧靖,喃喃地道;“若不是萧社长,我们一家人都要饿死在路上了”

    而唐正鸣投亲的目的地,正是临州。

    好不容易到了临州,他在城外的村子里安了家。以为能过上消停日子了,谁知才过了多半年,北胡人就来了。幸好他家比较偏僻,引不起北胡人的兴趣,才侥幸逃过了一场大劫。

    惨案后的某天,他进城去找活计,忽然发现人们都有了干劲。四处打听了一番,他从别人手里看到了萧靖和秦子芊留在临州的那张特刊。

    唐正鸣追忆道“在下有个秀才的功名,也读过不少文章,可这样的写法,我只在乐州见过一次”

    心中激动的他又向人询问了好久,才听写特刊的人已经回浦化镇了。跟家人商量了下,他毅然决然的一路追了下来。

    南下的路上他见过了镜报,又听了萧靖的不少事迹,自然认定了在乐州写报道救人的就是萧靖。所以,一赶到浦化镇他就马不停蹄地跑来见“恩人”,没想到还真被他找到了正主。

    听他讲完,萧靖搔了搔头道“那都是猴年马月的事了,实在不值一提。”

    唐正鸣正色道“恩公此言差矣。的一篇报道便活人无数,这可是莫大的功德,怎么能不值一提呢据在下所知,河东一带有不少民众都乐州那篇文章是现世的菩萨所做,他们烧香的时候还会称颂呢。”

    萧靖惊得眼珠子差点掉出来。自己不过是做了点应做之事,不至于获得这样的待遇吧

    “所以,你大老远跑过来就是为了来谢我的”既感动又有点无奈的萧靖看了眼地上那个装着土特产的包裹,心翼翼地问道。

    “是要当面对您声谢谢。不过,还有更重要的事。”他咽了下口水,鼓足勇气低声道“在下想加入镜报”

    萧靖错愕地望着唐正鸣,连话都不出来了。余光一瞥,他发现凌公子也煞有介事地点了点头。

    踏破铁鞋无觅处,莫非今日要双喜临门了

    萧靖扬起了嘴角,微笑道“请问唐公子为什么要加入镜报”

    唐正鸣把头扬起了四十五度角,一脸憧憬地道“因为在下亲眼见证过了。镜报能帮助天下百姓,也能做些实事读书是为了什么不就是安世济民么若是能做下萧公子这样的善举,便不枉了这些年的苦读。”

    萧靖试探着道“那,你不考功名了毕竟,读书做官才是正途。你还年轻,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