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三章 江湖何其深  天都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寒山不觉惊奇。

    东伯吴与胡姬两人来历,他有所了解。

    只是不知此刻陈天官重新提及是否是查到些什么。

    苏寒山问道:“难道此事与太师大人有关?”

    陈天官否定说道:“太师大人毕生夙愿是辅助陛下开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苏唐盛世,这些年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给臣一百颗脑袋,也断不敢怀疑到太师身上。”

    “臣想说的是,太师举荐前,七殿下曾奉命江州办差,在烟雨山庄逗留过数日。”

    大理寺卿陈天官双眸盯着苏寒山,不再说话。

    厅堂陷入沉寂。

    这位掌管苏唐刑罚,双手沾满鲜血的中年胖子,脸颊额前又冒出许多虚汗,不知是因为紧张还是老毛病使然。

    是的,此行除了八方客栈外,七皇子曾逗留烟雨山庄是仅剩的线索。

    或许对最讲究证据断案的大理寺来说,这条线索没有任何价值,可嗅觉灵敏的陈天官此次不敢苟同。

    他很清楚,世间所有的阴谋诡计都有迹可循,不同的只是留给人们探查的线索或多或少而已。

    这就牵扯到聪明与笨拙之说。

    聪明人做事,会想方设法抹去痕迹。

    而笨拙人却只会留下痕迹。

    七皇子绝顶聪明,苏唐帝国尽知。试问这样一个权势滔天距离九五至尊只差一步的人,若做了黑心勾当,留给大理寺追查的痕迹会有多少?

    只怕无迹可寻!

    事实上,陈天官调查刺杀案件的过程,何尝不是觉得茫然无路?假和尚的来历身份,时节雨任平生楼拜月三人供词指向,乃至太师大人举荐的烟雨山庄,每一条线看似都有千丝万缕的衍生,摸索到最后,总是悬崖天险无路可走。

    好在陈天官查案始终抱有一份信念。

    他坚信世上没有完美的局,更没有无懈可击的阴谋。

    七皇子苏幕遮奉命办差路过烟雨山庄数日顺着这条线,陈天官查了烟雨山庄上至庄主下至扫地仆役所有人,没有得到任何实用信息。

    简单说就是七皇子走的累了,路过烟雨庄歇了几日,期间没有与庄里任何人产生过可疑的交集。

    数日里起居饮食言谈举止,甚至对山庄不同人说话的语气神情,陈天官都逐一查证,仍是没发现任何不寻常。

    最重要一点,七皇子苏幕遮停留的数日里,东伯吴与胡姬两人恰巧不在山庄。换句话说,七皇子甚至与东伯吴胡姬素不相识!

    可事实当真如此?

    陈天官认为,所有的寻常都太过刻意。

    奉命办差路过烟雨山庄给了七皇子足够的理由,错过东伯吴与胡姬又成功洗去熟识的嫌疑,让世人以为那就是一次寻常的落脚,可陈天官还是觉得太过刻意。

    原因很简单。

    七皇子是个聪明人。

    有时查案不需要太多的证据,怀疑的理由,一个就够了。

    尤其对聪明人。

    聪明人所留下的痕迹虽少,但总会很明显。

    就像这次,深究的陈天官发现七皇子与东伯吴两人素不相识,看似线索又断,可若不去深究追查,只用浅显的眼光看表象,就是另一种情况。

    什么是表象?

    七皇子曾逗留烟雨山庄!

    这是个悬念,让陈天官无法忽视的悬念。

    当然,身为大理寺卿掌管苏唐刑罚的陈天官断案,不会仅仅凭借一丝怀疑就任性定罪,尤其牵扯的疑犯还是苏唐朝堂东宫之位呼声最高的皇子。

    他仍然会寻找证据,而且是更多的铁证,才不至于错判冤案。

    这也正是他此次过府的真正原因。

    将自己的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