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2章 威力惊人的投石车(下)  最后的三国2:兴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恭恭喜曹公子,投石车建建造完成了。!”马钧兴奋地道。

    曹亮点点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接下来,将要进行的,是测试。

    测试可是说是最后的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投石车成功与否,和测试结果紧密相关,如果测试失败的话,这辆庞大的投石车只能是一个花架子,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这辆投石车的底部,安装着四个硕大的木制车轮,这使得这辆投石车不再是原地固定的死物,而是可以进行前后左右移动,大大的增加了其机动能力。

    马钧在车轮的设计,也是颇费心思,极为精巧的,别看投石车高达数丈体积庞大,但只需要七八个人,可以轻松地推动投石车,进入指定的攻击位置,而且也可以方便地调整射击的角度。

    建造场面积很大,在前面几百步远的地方,马钧已经安排杂役们修起了一道石墙,石墙高有一丈之多,宽有一尺,十分的坚固,算集几十个壮汉之力,也无法轻易撼动,更别说是推倒了。

    马钧吩咐庄丁将投石车推进到距离石墙一百五十步左右的地方,停了下来。

    一百五十步,是弓箭所难以企及的距离,算是一般的床弩,最远射程也很难达到一百五十步,所以在攻城作战之,一百五十步可以算做是安全距离,投石车安放在这个位置,城的攻击手段是望尘莫及的。

    以前普通的投石机,射程较近,必须将投石机推进到城下百步距离之内,如此一来,投石机会很轻易地暴露在敌方远程打击的范围之内,再加投石机机动能力差,完全是一个死靶子,很容易被对方所破坏。

    而这辆配备式投石车,则完全没有这个担忧,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布置。

    庄丁们推着手推小车运送石弹。

    以前投石机所用的石头大多为不规则的块状,多为地取材,优点在于方便快捷,但缺点也是显然易见的。

    每次投掷的石块形状不一,大小不一,重量也难以把握,射击的精度自然很难控制,抛出去的石块能不能砸目标,除了依靠炮手的经验之外,更多的是一种运气。

    运气好,一炮命,运气不好,连投十几弹,边都挨不着。

    曹亮主动地提出将石块凿成直径相等的圆球状,如此一来,每次投掷出去的石弹,分量都是相同的,这样便于炮手进行操作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射击效果。

    而且球状的物体飞行轨迹最为理想,空气阻力也最小,和不规则的石块起来,完全不在一个等级。

    当然,制作石弹可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工程,一个石匠劳作一天,恐怕也只能凿造出三五个石弹来,而且这还是粗加工的,如果追求细致的纹路和完美的球体,恐怕一天连一个都造不出来。

    有人觉得制作石弹太过浪费了,石块也罢,石弹也罢,终归是扔出去砸人砸墙的,球状的石弹倒是美观好看,但制作起来费时费力,效率似乎差点。

    但曹亮却坚持自己的做法,尽管制作石弹要费力一些,但对于提升投石车的射击精度,却是大有益处,如说使用石块的话,十炮一,而使用石弹的话,最起码也能达到三炮一,攻击效率完全可以弥补制作效率。

    而且同等分量同等规格的石弹方便炮手进行调整,往往前几炮的命率不佳,但经过炮手的调整之后,命率便可以大幅度的提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都不是难事。

    而石块由于重量不一形状不一,炮手算再调整,也很难提高命率。

    所以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石弹必将成为配重式投石车的标配,而不规则的石块,最终将会被淘汰。

    每个石弹的重量都是一致的,面盆大小,均为三石半重(约合52公斤)。

    如此沉重的石弹,一个人抱起都是较费力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