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 无迹动轻功  烈日乌云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有七、八日,那女子便已行动自如。

    原来这女子叫做章迷花,住在这悬崖腰腹部位的一个洞穴中,只是和那个钓鱼的老者一样奇怪,从来不和别人来往。

    当日,章迷花步下床来,走出门外,来到草地上闲走,正看见杜沉非在崖壁上的几块突石上跳来跃去,只见他快步冲过去,在墙壁上重重地踏几步,又掉下来。

    章迷花看了他这滑稽的模样,冷冷地问道“你这是在练轻功”

    杜沉非也笑道“正是只可惜无人指点,毫无头绪。”

    章迷花道“轻功之道,有很多种习练之法,一是自然纵跃轻功,二是内家轻功。”

    杜沉非连忙问道“请问姐姐,什么叫做自然纵跃轻功”

    章迷花道“所谓自然纵跃,就像你刚才所练,垂手直立,以脚前掌向上跳跃,巧用自身弹劲,但又不可着力,练习攀树、蹬墙、跳坑、跑板之类。”

    杜沉非问道“姐姐,像这样的练法,能飞过这个虎狼谷吗”

    章迷花道“以这个法子练习轻身功夫。虽然苦练数十年,也略有成,一跃可以达到两三丈的地步。但任你千辛万苦,朝乾夕惕,要想从这虎狼谷上空一跃而过,就如水中捞月,镜中摸花。”

    杜沉非听了,垂头丧气,又问道“那内家轻功,又是如何”

    章迷花道“所谓内家轻功,便是早晚趺坐,行功练气。”

    杜沉非问道“这种练习方法,好吗”

    章迷花道“这是轻功的最高境界。”

    杜沉非又问道“那能跃过这个山谷吗”

    章迷花道“若练到能将体内之气自由提起、随意沉着,便能身轻如羽毛,走高墙如履平地,渡江河如行坦途。”

    杜沉非听得入迷,挚诚请教。

    章迷花道“我有一门轻功身法,唤做无迹动,特感你救命之恩,可传授于你,从此你我两不相欠。”

    章迷花因见这对母子救了自己性命,又殷勤照顾,也悉心指点杜沉非轻身功夫。

    杜沉非自然是目达耳通、颖悟绝伦的人,应用方法,短短时间,尽都掌握。

    有句老话,武功三年成,十年大成,无论何门功夫,如果真能有十年纯功,没有不能告结束者。这话的就是功夫没有苦练十年而没有止境的道理。

    春过秋来,杜沉非将轻功、飞石、刀法这三样功夫都已练得炉火纯青。

    每日清晨,杜沉非只是稍舒筋骨,走一趟半趟拳脚,并不再苦力追求。因为这个时候,劲已入骨,筋亦归槽,如果再过于苦求,不但毫无益处,反倒容易将筋骨练死,愈练愈板滞,而不能入巧化之境界但每天如果太过懈怠,毫不点缀的话,却又容易将所学的功夫慢慢遗忘。

    这事,就如同铁匠炼刀,在刀还没有炼成之前,不能不烧红大炼,将成之时,不能不火温养,然后再一见火,便已成功。此后利刃已成,就如庖丁解牛,勿当大骨,行腷腠之间,以無厚入有间,则刃若新发于硎,善刀而藏之。没有听过持有利刃,每天不断磨砺,而不伤刀刃的事。

    习武的道理,也是这样。

    一天,杜沉非在捞刀河面轻点,直跳过河来,登上河东高山,见那边无边无际又都是山,全没人烟。又往西跃过这虎狼谷来,行有十来里路,见又有一条大河,原来这条河却是浏水,发源于罗霄山脉,宽三四十丈。

    杜沉非又轻而易举地过了这条河,再向前走了十来里路,只见有个村庄,鳞鳞瓦屋,青石板道路平坦干净,桥流水,鸡鸣犬吠,几个孩正在树荫下嬉闹。

    转过这个村庄,走不多远,却是好大一个集市,只见这集市门楼高耸,垛迭齐排,店铺林立,铁匠铺、云梯丝鞋铺、笼子铺、金银铺,真是六街三市货资多,万户千家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