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四十三章:放榜  娇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快更新娇笙最新章节!

    很快,便到了殿试放榜的日子。

    一大早,杜奕衡与林子轩收拾齐整了便入宫去了。

    殿试没有落地一说,只名词前后不同罢了。

    殿试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便是普通百姓都知道的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则统一赐同进士出身。

    其实每年的殿试,有些人自觉学问不到家,加之会试的成绩又不大理想,便不参加后面的殿试了,就是为了避免同进士,同进士,也叫进士,可听着这名就叫人不尴不尬的。

    何为同?所谓的“同”实际上却是“不同”,有人曾举例说:所谓“同进士”着实令人尴尬,好似饥肠辘辘之时,旁人端上好饭好菜,却赫然发现盘中粘着一只青头苍蝇,为肚肠计,不能不伸筷子;一伸筷子,又恶心得难受,因此,稍稍自尊自爱之徒,都会将“同进士出身”当作一种不能一洗了之的难言之隐,其实就是准进士,乃进士之后备人选。

    与同进士相对应的便是那“如夫人”。

    所谓“如夫人”,其实说白了还是妾室,《左传·僖公·僖公十七年》云,“齐侯好内,多内宠,内嬖如夫人者六人”,如夫人虽等同小妾,但从称谓上来看明显是较为尊重了些,后缀以夫人冠之,亦可算是一种身份象征,也只有在大户人家才会这样称呼有身份的妾室,不同于一般人家百姓家的小妾。

    但其实能得个同进士出身也并不容易,只读人大多清高孤傲,自恃学问,哪里肯屈居人下?

    可一家二甲的人数就那么多,没点儿真才实学,你休想挤进去。

    从前科考多有舞弊之事,今年惠帝监察严格,太子和大皇子又相互制衡,倒是难得的清明,几乎哪一方都没动到什么手脚。

    可正因如此,大皇子才更加心有不甘。

    想他支持的那几个生,名次最好的不过二甲第十二名,剩下的几个都排在二甲几十名开外,最可恨的是,有六人还是同进士!

    可太子那头呢?

    先不说其他人,就单说那杜奕衡跟林子轩吧,这两个人居然拿下了一甲前三名,林子轩因策论出众,被惠帝钦点为状元,杜奕衡稍稍次之,为探花郎,单就这二人的成绩就足够大皇子眼热了,哪还管得了其他?!

    当着惠帝的面,大皇子的脸就拉下来了,活像是谁欠了他多少银子!

    汪德蒲不停地朝大皇子使眼色,大皇子一概置之不理,他只觉得自己满腔的怒火都快要喷出来了,哪里还管得了汪德蒲?

    一个状元,一个探花,太子这下不知道要如何得意,可恨他......

    杜奕衡、林子轩出身不俗,如今殿试又得了这样好的名次,来日何愁前程?

    很快,殿试的成绩便分送到各家去了,杜、林两家接到消息,自然都是十分高兴,那些与他们交好的人家,也是替两家开心。

    因今年一甲前三人品相貌皆是出众,惠帝一高兴,便叫状元郎、榜眼和探花郎一道于三日后杏园宴采花。

    又赐状元郎、榜眼和探花郎金花乌纱帽,大红袍,金鞍红鬃马,带领二甲前二十名进士同游长安街,届时旗鼓开路,前呼后拥,端的是气派非凡。

    每逢“状元游街”时,几乎全邺京城的百姓都会来看,大街小巷,街边酒楼茶馆都挤满了人,就为了好好瞻仰一下新科进士们的仪容,更有许多大姑娘小媳妇的朝新科进士们扔鲜花、绢花、香囊等物,这也就怪乎有诗曾云,“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见长安花了。”

    再有这几日最盛行的便是“榜下捉婿”了,不少人家看中了新科进士的人品样貌,便动了结亲的心思,更有那“饥不择食”的,甚至连家世门第,可有婚配都顾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