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社交账号  文艺界奇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立健跟庄言的交谈非常的简短,王立健有心跟庄言套套近乎,顺便也想了解一下写出《活着》这种作品的人是什么样的性格,但是了两句感觉对方似乎对他的吹擂并不感冒,所以就没有再想着在电话里面了解对方脾性。 .

    简单地向庄言表达了“文艺界”对《活着》的兴趣,王立健就把自己的意思了出来,表示愿意接受庄言提出的条件,并且询问庄言什么时候到燕京去签合同。

    但是庄言却表示,合同可以通过邮寄的方式签订。

    王立健虽然有些遗憾,他来还想让庄言到燕京来,可以近距离接触一下对方,但是既然对方提出要邮寄合同,那么他也没有拒绝的道理,毕竟邮寄合同也是一种正常形式。

    毕竟许多作家都是有自己的癖好的,这种不愿意露面的做法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通过这件事情,王立健也给庄言的身上贴了一个的标签内向。

    当然,如果王立健知道庄言只不过是想省下从金陵到燕京的飞机票的话,估计他要大跌眼镜,狠狠地把之前贴上的标签撕掉,换上另一个标签抠门。

    庄言当然不是真正的抠门,他只不过是认为既然是能够邮寄合同,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浪费金钱去跑这么一趟,一点都不符合节约成,提升效率的原则。

    合同的签订比庄言想象中的要更简单一些,由文艺界那边把合同拟出来,然后传给庄言,庄言找个地方打印两份,然后签上名字就行了。

    为了以防万一,庄言还特别要求王立健他们通过发一条内的短信通知合同签署事项,这样一来,就防止了被骗的可能。

    正常来,庄言在签合同之前应该去找一个律师帮忙看一看,可是庄言却没有找,而是自己在上查了一个合同的模版对照着看了一遍,感觉没有问题就把把名字签上,把合同邮寄了过去。

    还别,文艺界拟的这个合同跟上的合同模板长得基上差不多,估计他们也是用老模板把数据改一下就完事了。

    搞定了合同之后,庄言舒舒服服地坐在电脑桌前开始看着自己的账号。

    《活着》还在的首页挂着,每天都有新的读者进来,而后台的稿费数字也在不停地增加着。

    当然,书评的数量也在不停地增加着,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许多人看了书的第一章不喜欢了就直接骂了出来。

    好在之前设置了全书收费,不然骂人的人绝对不止这么一些,恐怕数量上要翻上几倍。

    当然,就这一点,也有许多人诟病,认为作者想钱想疯了,从第一章就开始收费,根不给人试看的机会,根就是强买强卖。

    而另一部分支持书的读者,也劝庄言,这种全书收费的模式把很多潜在的读者挡在了外面,如果他放开前面两章的收费限制,恐怕读者的数量要翻个倍。

    夜入凉“我虽然不认同有些作者的强买强卖的法,但是我也觉得作者这种全书收费的做法还是有些不妥。在没有看过书如何的情况下,一般人不会为书籍买单的,特别是书的章节普遍比较长,即便是第一章,也有两万多字。两块钱不多,但是如果有人看到第一章之后发现不喜欢书的话,两块钱就会无限放大,来只是不喜欢书,因此可能会变成讨厌书,影响到书的口碑。”

    这个叫做夜入凉的读者到了点子上,按道理,这么长时间的宣传,《活着》的读者不可能就这么一点,许多读者在看到第一章收费的时候就打了退堂鼓。

    就算是去书店买书,也没有不给人看就让人买的道理。

    而且庄言知道,要看完这书也要花不少钱,原的《活着》只有十多万字,可是被庄言这么一扩展,活生生地变成了接近五十万字,就这样,一《活着》直接追上了《白鹿原》。

    不过庄言可不是什么从谏如流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