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六章 确定排版  文艺界奇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不管如何,从余华的调侃中间就可以看得出来,他自己都知道他跟海明威的写作风格很像。 .

    也有人,余华跟海明威两个人不仅仅是语言风格很像,而且他们在作品主题的选择上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的作品都笼罩着叔华式的悲观哲学思想,且都以不同的角度对死亡和痛苦给以独特和细致入微的大胆展现。

    到这里,就不得不一下海明威的经历,他在118年,也就是他当了报社记者的几个月后,海明威想要加入美事去观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斗情况。只不过他因为视力缺陷导致体检不及格,被调到红十字会救护队担任救护车司机。

    但是在战场上,他遭到了机枪的袭击,身负重伤。11年,海明威从意大利返回美国,这些战场经历和他父亲的自杀在一起,给他的心灵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历增强了海明威的人生幻灭感,他“在战场上,死亡易如反掌,这是我亲眼所见,千真万确的事情”。

    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来,战场上回来的海明威,丝毫没有看到狗屁神圣、光荣的影子,相反,他亲眼目睹了战争中人们的无意义、无价值的死亡。

    美好的梦想在战争中幻灭,随之而来的是人生价值丧失之后的无边无际的悲观和虚无。也是因此,在海明威的里,痛苦和死亡的主题贯穿于作品之中。

    而且,在海明威62岁的时候,这位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而余华呢,虽然没有像海明威一样经历过两次战争,但是他的经历跟死亡的距离一点都不比海明威要远。

    他父亲也是个外科医生,据余华自己,他时候跟哥哥两个人没有事情做,就整天待在手术室里面玩。他的父亲总是满身血迹地出入病房和手术室,而且还经常有一个提着一桶血肉模糊的东西的护士跟在后面。

    他家就住在医院的太平间对面,他隔几个晚上就能听到凄惨的哭声,晚上也经常会被哭声吵醒。不过他却一点都不怕,到了夏天,他喜欢一个人呆在太平间里纳凉。

    (ps还有些经历我就不了,大家自行脑补吧,可以余华对于虚无主义的思考,也是因为那十年的所见所闻。)

    所以,海明威和余华在作品上的相似,完全是有迹可循的。

    庄言从床上爬起来,看了看时间,才早上七点钟,洗漱之后他又跑到酒店的餐厅里吃了早饭。

    吃完早饭,他回房间收拾了一下,准备出去,这也是他为什么昨晚要早点睡。

    当然也不是什么太紧要的事情,他只是准备出去走走,他想在燕京,这个中国的文化中心逛一逛,去感受一下这个时代的气息。

    前身是一个十足的宅男,从到大都是在金陵长大的,基上就没有去过其他城市,更别燕京这么远的地方了。不其他的,这么远的地方,前身穷困潦倒,就连路费恐怕都掏不出来。

    之前在金陵的时候,庄言出去逛的兴趣不大,一则是因为前身在金陵生活了二十三年,就算是再宅,这么一个城市他也熟得不能再熟了,想要了解金陵,只需要从前身的记忆碎片里面提取就行了。二则呢,金陵虽然是六朝古都,但还是没有办法跟燕京比,相对于金陵,燕京才是中国的文化中心。

    不过庄言最终还是没有如愿以偿地去逛街,因为他刚准备出去的时候,于海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喂,于大哥?”庄言接通电话笑道,之前他一直叫于海为于总,不过昨天见了面之后,互相更为熟络了,所以就叫他于大哥了。

    于海惯有的爽朗笑声响起,“哈哈,大清早的就打电话给你,没扰你清梦吧。”

    “起来好一会了,于大哥你有什么事情?”庄言问道。

    “那就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