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章 没听过这本书  文艺界奇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跟王立健结束通话之后,庄言跑到上查了一下青少年反戴鸭舌帽的事情。 .

    还别,关于鸭舌帽的词条的新闻还真不少,其中比较热门的就是某个电视台的某新闻栏目在街头对那些反戴鸭舌帽的少年进行了采访。

    视频中,记者举着话筒找到了一个反戴鸭舌帽的少年,问他为什么要戴鸭舌帽,是不是受到《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书的影响。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个少年却回答他根不知道这书,只不过是看到其他人这样戴觉得很酷,很特别,所以他也就有样学样,反着戴了。

    这个回答可不是记者想要得到的,所以记者又不甘心地在马路上找了几个鸭舌帽少年问了同样的问题。

    但是这些少年人,一大半都表示没有听过这书,之所以反着戴鸭舌帽完全是因为周围很多人戴觉得很好玩,所以就戴了。

    当然也有人表示是听过这书的,也知道反戴鸭舌帽是从里面传出来的,但是他们却都没有真正看过这书。

    看过这个采访视频之后,庄言也是自嘲地笑了笑,之前他还在疑惑,从《麦田里的守望者》在文艺界上的阅读量来看,根就没有到随便在马路上逮个人就看过的地步。

    其实文艺界的事情,特别是时事,跟普通的民众是有个分界线的。要某个一线明星,甚至是二线三线明星,如果出了点事情,可能大部分人都会知道。

    但是一个作家写了一书,就算是很火,销量很高,但是其实在生活中还是很多人没有听过。

    这也是为什么庄言已经在文学界这么火了,而陈佳清到现在却都没有听过他的名字,也不知道他写了《活着》。

    庄言自己猜测,这么多青少年学会戴反着戴鸭舌帽,应该是因为某一个或者某一些青少年读者真正看了书,学了这个行为,然后被另外一批人看到模仿了,就大范围的传播了出去。

    至于脏话的事情,上倒没有视频,毕竟这东西不好拍,那些少年不可能看到镜头,还傻乎乎地嘴里喷着脏话,因为其实他们心里面也知道脏话是不对的,是丢人的。

    关于这一点,庄言感觉有些冤枉了,因为这书可不是教人脏话的。当然,庄言也可以理解,因为这书到现在为止,只发了三分之一,人们看到的霍尔顿其实是片面的。

    霍尔顿是脏话,张口闭口的“他妈的”“混账”,但是他自己是非常讨厌“”这个字的,他在学校看到墙上有这个字的时候,还去把它擦掉了。

    或许等到全书上传完结之后,人们会对霍尔顿有个不一样的看法吧。

    就在庄言在上翻着新闻的时候,王立健的助理王远山打了个电话过来。

    是王立健叫他打电话的,是为了跟庄言商讨在上发招聘启事的事情。

    “庄老师,我们的招聘启事一般都是在自己上登的,不过有些招聘也会在其他招聘上发。您觉得我们是在哪边发比较好,是我们自己,还是另外的招聘?”王远山问道。

    庄言问“不能两边都发?”

    “可以是可以,不过这样一来,信息的筛选量就大大增加了。”王。

    “那就幸苦你。”庄言。

    ……

    王这才知道自己老大给自己分配了一个苦差事,但是他却不敢什么,对于庄言的要求都一一记了下来。

    庄言对于应聘者的条件要求不多,也就三点。

    一,学历肯定不用,必须科以上,专业最好是中文、新闻类,最好还学过经济学,毕竟庄言的经济人,还要能充当会计。

    二,男女不限,但是年纪必须是二十岁到三十五岁之间,年纪太不可能,年纪太大,庄言也怕跟对方不好交流。

    三,最好有跟出版社打交道的经验,其实这也是普通的助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