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五章 元语言  文艺界奇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堂吉诃德》在庄言上学的时候,在语文课上是有节选的,可以基上中国他们这代的绝大多数受过基础教育的人都知道这书。

    不过中学老师的水平,还不足以让庄言了解到更多东西。

    他之所以知道《堂吉诃德》中有暴露虚构痕迹的内容,也是穿越过来之后看到的。

    自从成为了中国先锋作家之后,庄言除了抄书也没有闲着,平时总会抽出时间来研读这个时代已经有的名著,就是为了给自己充充电,防止遇到像现在这个场面,自己会在辜鸿铭康有为他们面前露怯。

    而坐在庄言对面的,大多都是学贯中西的大佬,享有盛名的《堂吉诃德》自然是熟得不能再熟了。

    不过他们熟,并不代表所有人都知道,铁砚此时就有些懵懂,虽然读过《堂吉诃德》,但是对于庄言刚才提到到暴露虚构痕迹的地方,她根就想不起来,当时看这书的时候也没有留意。

    但是她又不好意思问,毕竟她是全国作协的主席,问出这话来实在是丢人。

    其实是她包袱太重了,不知道的人也大有人在,王立健就是其中之一,他不像铁砚顾虑这么多,不记得的就直接问,“这《堂吉诃德》里面何处有暴露虚构痕迹的地方?”

    听到王立健问,铁砚倒是松了口气,她不好意思问,却是真的想知道。当然了,在场的跟她想法一样的还有不少。

    庄言又笑着给王立健解释了一下,随后又,“前年,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出版,在书中,绪尔提出语言身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系统的观点,他认为语言和现实之间并不存在所谓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辜鸿铭点了点头“这书我有拜读过,绪尔13年去世,这书还是他学生整理出来的。书中这个观点我却也记着,从这个观点出发,文世界和客观世界就可以完全剥离开。但是,如果语言身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客体,那么我们在对这一客体进行描述的时候,就需要一种特定的方法,甚至是跳出这个客体,寻找另外一种语言。”

    康有为在一旁“我也读过,这位绪尔确实是一位难得的语言大师,他将言语活动分为语言和言语,还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分为能指和所指两部分。”

    马寅初接过话茬,“也是因此,绪尔要研究语言学,就要研究其结构,这倒也开了‘结构主义’的先河。”

    庄言对绪尔的语言学研究并不十分精通,《普通语言学教程》是一专业性较强的书,他也是糊里糊涂看过两遍,中间很多关节都没弄懂,不过倒是得到他想要的东西。

    至于辜鸿铭的能指和所知,他却是知道一些,就接着刚才的话,“确实需要一套语言,这套语言需要对普通的语言起能指作用的功能,被用来明普通语言的各种关系和指代意义,是关于语言的语言。”

    于仲卿在一旁一直没有话,这会饶有兴趣地开口道“这么,庄言你找到了这种语言?”

    庄言笑了笑,“确实摸出一点头绪来。”

    其实哪里是他摸出来的,穿越而来的他,只不过是捡现成的而已。

    “我称这种语言为元语言,元语言是自我意识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他是语言谈论自己的行为,是一套以符号系统身为其所指的符号。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运用这种语言,一边继续用传统的文学语言塑造的艺术形象,一边又对文学语言身进行描述和评价,融创作与批评为一体。”庄言把自己的思路整理了一下,然后了出来。

    “这倒是有点意思。”刘鄂看着自己的学生,目光中既是欣赏又是惊讶,他以为庄言是个体验派,却没想到还是个方法派,竟然对写作技巧和语言学有着如此读到的见解,“在传统现实的主流观点中,都是认为社会历史现实世界和我们的经验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而要做的就是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