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中原秘事  修道从天蚕变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友,你能够明悟这点再好不过!”

    空心法师孙川又欣然一笑,道:“作为同道中人,我稍稍逾越一些,为你讲述有关修道途中诸多常识。”

    深吸一口气,他试图使用简单易懂的字句进行解说。

    据他所言,中原修行者共可分为六道:神、仙、幽、魔、人、妖。

    其中,魔道修士少而强悍,非盖压当世者不可称魔。

    因此,在东汉至唐时,有数尊巨魔现世,纵横驰骋。

    仙道则分成三部分:上清、玉清、太清。

    当中,太清修士顺势而为,常常被人称为天道走狗。

    玉清、上清虽然竞争不断,暗中关系密切,遇到强敌,往往联合……

    空心后续又说了关于其他四道的大致划分,叶最却只听了一个大概。

    他的心中一片混乱,没有想到九州势力居然如此庞大可怕。

    但是,为什么拥有如此势力支持的大明会垮台?

    无论怎么说,大多数当权者强热,渴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本族的统治者还稍微好一点,外族的皇帝岂会纵容一群高高在上的仙人来威胁帝位?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得道的仙人们会容忍外族人登上皇位?

    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叶最可不相信,那些仙人吃饱了撑着的,愿意乖乖将龙椅交给外人。

    然而,五百年后的现代,大明还是为满清取缔,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只是,这个疑问,就算是空心,也没有办法答复,他只能将其深深的隐藏在心底。

    就在这时,孙川又忽然面色肃穆,说出了一件让叶最浑身发毛的事情。

    原来,世界自虚无中诞生之初,天地间无有轮回,是故死去的亡灵并不能投胎转世,只能固定化的一步步由死转生。

    后来,在东汉时期,一位悲悯苍生的道家大能月老刘若谦以莫力在归墟之海炼制出三生石,构建前世、来世、今世的联系,适才有了轮回一说。

    刘若谦殒身以后,他的弟子接过传承,由一代代月老不懈的努力,轮回秩序逐渐完善,变得森严周密。

    然而,转世给芸芸众生带来便利的同时,得道的仙人们以及其他诸方势力的目光自然而然投注其中,希望能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利益。

    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他们终于发现了一个可以利用的地方——许愿。

    人们一旦在今世诚心许下愿望,来世或者往后的任一世,在不超过心愿极限的情形下,必然可以实现。

    通过开发完善这一方面用途,并且孜孜不倦对众生的宣传,大多数的百姓沉迷于来世不可自拔,希望往后的某世能够过得舒心。

    所以,东汉以后,道家渐衰,释家振兴。

    “道友!”

    孙川又重重的咳嗽一声,沉声说道:“倘若方今世界无人成仙,你可千万不要轻易放弃正道,皈依佛门。”

    “别人不知道,可是我曾经于沙门修行,自然明白这里面的猫腻。九州大地,除却极少数神僧能够成佛成菩萨,其他人就连求得罗汉果位也是妄想。”

    “这里面究竟是为什么?”

    叶最摸了摸下巴,好奇的问。

    孙川又轻声叹了一口气,道:“还能有什么原因,自然是因为印度并无释迦摩尼。”

    叶最双眼瞪圆,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

    “什么?你……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不明白吗?”

    孙川又摩挲胡须,感慨道:“你会感到惊讶,这也是当然了!真的来说,印度除了婆罗门教外,是不存在佛教的。”

    “或许你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