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洪荒之世,人与禽畜无二至。清末民初,中华大地,千疮百孔,饿莩遍野,哀鸿齐鸣。中华大地各个势力的军阀混战,关中大地恰逢连年干旱,逃难的百姓成千上万成群结队。此时的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横冲直撞。各个省区均成了西方列强的利益范围。熟睡的东方雄狮正饱受内忧外患的侵袭。此时的,虽然孙中山先生刚刚推翻了腐朽的封建王朝,然而新政权的建立并没有给百姓带来多大的好处,相反各地的封建官僚摇身一变变成了地方军阀,这些地方军阀虽然着装变了但是本质没有改变,同样的继续鱼肉百姓。在这个只要有几条枪就可以占据一个县城的年代,百姓生活没有得到任何改变,相反更加加剧了百姓的疾苦。
在川陕交界处,这里坐落着一个千年古镇,青木镇,镇上的村民多数是一千年来为了躲避战乱移居至此。小镇往西北进入甘肃,往西南进入四川,往东进入关中平原,然而小镇背靠秦岭,以拖秦岭的屏障,四处环山,地势险要几千年来一直躲避了各朝各代的战乱之祸,可以说是一个世外桃源,小镇的各条街道铺满了石条,每一条街道都修建了水渠,街道上人来人往,进入小镇只有一条长长的石板路,一千多年人来人往的踩踏,石板已经被磨得光滑无比,进入小镇之前一个高高的石牌坊,上面写着青木镇几个字。这几天越来越多的衣着褴褛的逃难百姓为了躲避饥荒战乱来到这里。
在小镇的正中央,有一座大宅子,大宅子的大门两边,立有两对狮面龙身的石雕坐立在哪里,在高高的门头上写有李府两个大字,李家一千年以来都是青木的大户人家。在李府的两旁搭着长长的两个粥棚,一群群从关中逃难过来的百姓正往这里聚拢。逃难的百姓正在这里排队领粥。施粥的人中领头的是一个短发,着一身白色中山装的高个年轻人,约莫20来岁。
“大家不要挤,排好队,都有”只见这位白色中山装的年轻人边招呼着灾民,边盛粥。
一个憨态可掬,身材略胖的胖小子,气喘嘘嘘的跑到高个年轻人身边大声说道:“少爷!少爷!镇外面又来了一大群逃难的百姓。”
年轻人抬起头,看见等待施粥的百姓越来越多,他的眉头突然紧锁了起来。
年轻人对身旁一位穿黑色长袍年纪大一点的长者说到:“李叔,难民越来越多,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呀!”
“少爷,是啊,从青木镇出现第一波逃难的难民到现在已经30天了,现在越来越多,仓库里面的存粮最多还能支撑两天,还不想想办法,这粥棚恐怕办不下去了”,长者说到。
“李叔,你招呼一下,我回去跟我爹商量一下,看接下来要怎么办”
年轻人将手中的大长勺交给长者,转身进入了大门。年轻来到客厅,只见客厅正中央有一个太极八卦字样。客厅两旁一副对联上面写道: 以仁义为巢,凤仪阿阁。下联写道:与天人合机,象拱宸居。客厅靠墙的正中央摆着一把楠木八仙桌,一位身穿锦缎黑长衫的,头戴瓜皮帽,白色胡须的长者正坐在那里喝茶,周围站着几个丫鬟。
年轻人一进来,对长者说到:“爹,快想想办法,现在逃难的难民越来越多了,这样下去,我们家的粥棚也支撑不了几天了。”
长者放下茶杯慢慢说到:“天一,不要着急。我已经让阿水到四川的芙蓉镇去买粮食了,这两天粮食应该可以运到了”。原来这位,白色中山装的年轻人叫做李天一,坐在客厅的长者是李天一的父亲,李辰海。
李天一说到:“爹,现在难民越来越多,我们家的粥棚已经支起了30多口大锅了,不间断的熬粥,还是不够,长此下去也不是办法啊”
李老爷子叹声说到:“天一,我知道现在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天地不仁,视万民为草芥。现在世道混乱,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