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七十三章 离间计成  三国之西州制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荣惊叹道“当末将委身于董卓之下时,见识过李儒之谋略高深。如今观之,大王麾下的两位谋士,真十倍于李儒”

    刘范自豪不已。于是,刘范赶紧实施贾诩与郭嘉的计策,修书两封,分别寄给皇甫嵩与李儒。写给皇甫嵩的书信,详细地阐述了李儒是怎么骗过朝廷耳目的,相信皇甫嵩也不傻,一定会认识到其的真实性。而写给李儒的书信,告知李儒,西凉已经把他的真实身份和瞒天过海之计告知了皇甫嵩。两封书信的内容极其简单,每封书信只是论述了一件事而已。但这两封书信,如同一颗石子,被扔进了平静的湖面去。从此,湖面不再平静,而掀起一波波涟漪。另一方面,刘范暗派马超率领五千铁骑,魏延率领一万步卒,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人含枚,马衔环,秘密潜藏到密林之去。并州军在与凉州军交战之,损失了一万五千多人,骑兵还有两万骑,步兵还有一万五千人。动用一万五千西凉军步骑去伏击之,已然足够了。

    通过陈仓城的锦衣卫,两封来自刘范的书信,很快被摆在了皇甫嵩桌前。皇甫嵩看罢,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李优此人,在前半个月斗将之争表现得如此机智果断,竟不知李优是李儒李儒字优,化名李优,自然也顺理成章了得知了这一惊天秘密,皇甫嵩陷入了沉思。李儒之所以瞒天过海,也不愿意到京师为官,这代表着董卓对朝廷怀有反心,跟刘范一个样。只是刘范实力太过强大,敢在明面反叛,而董卓选择蛰伏着。之前杨彪密谋,要除掉董卓时,皇甫嵩身为车骑将军,自然也参与其。

    皇甫嵩知道,杨彪铲除董卓的第一步,是先试探董卓。试探之法,便是升李儒为书令,调他到京城来。李儒是董卓最得力的助手,若是董卓舍得让李儒入京赴任,那明董卓对朝廷赤胆忠心。否则,董卓是暗怀反心,提防着朝廷。李儒巧用瞒天过海之计,打消了杨彪继续追究董卓的意图,皇甫嵩也对董卓深信不疑。但现在,皇甫却知晓了董卓有反心,他怎能对此充耳不闻皇甫嵩知道,隐藏的敌人光明正大的敌人更可怕。若是刘范串通了董卓,李儒和吕布在陈仓城随时都有可能反水。到时候,官军必定大败,关会被刘范与董卓平分。俗话,长痛不如短痛。与其留着并州军这颗定时炸弹,倒不如趁早将并州军给除掉。于是,皇甫嵩秘密召集曹操、孙坚和公孙瓒以及盖勋,将实情告知他们,又命四人统领各部官军,进至城。待到午时三刻,并州军埋锅做饭之时,突然发动对并州军的袭击。

    这一边,李儒也正在拆开刘范的书信。李儒读罢,大惊失色然后,李儒立即召集了吕布、郭汜、李傕等将领,又派人去察看官军的动向。斥候汇报,官军正在动员之。这一下,李儒等人都乱作一团。吕布急怒地道“既然如此,倒不如与官军杀个痛快谁胜谁败,还未可知”

    李儒深思熟虑之后,制止道“慢奉先,决不能那么做”

    吕布纳闷地道“为何既然皇甫嵩等人已经得知你还活着,必定知道义父心怀异志,必定要先来突袭我军,除掉我军这个隐患。刚刚斥候的报告是铁证官军已经正在集结,等他们集结完毕,一定会趁我军来偷袭我军如若我军不反击之,难道要坐以待毙吗官军可是我军三四倍以我军若不战,岂能生还又岂能对得起义父嘱托”

    李儒道“这等道理,我岂会不知不过,奉先,你可知道,是谁告诉我,皇甫嵩已经知道真相这一件事吗”

    吕布摇摇头,道“这倒不知。难不成,是刘范告诉你的”

    李儒道“正是”着,李儒掏出书信,“这是刘范写给我的,是他,将我之秘密告知了皇甫嵩你看看”着,李儒将书信递给了吕布,吕布十分惊讶,还真让他猜了。

    吕布不接书信,道“我从好学武艺,不进私塾,斗大的字不识一个,哪看得懂这书信不过,刘范这么做是为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