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小公主出走(三)  太阳帝国之传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鸟羽”奏道:“微臣蒙陛下信任‘巧工院’。‘巧工院’现有从各地征召的能工巧匠五百七十八名,吏役一百三十七名。在全体臣工的努力下,工作已小有成效。

    对国外带回的弓箭样品进行了研究改进,除了仿造数千具发给部队外,还发明了‘巨弩’。一弩可同时发射三支箭,射程达一百五十步,不过需要射手有极大的臂力,因此难于普及。”

    国王:“朕听摩尔登报告:你的‘巨弩’在前线作战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杀敌甚众。朕会奖赏你的。”

    “谢陛下。

    ——此外,对从东方带回的美酒样品,微臣与工匠也做了研究。其实并不神秘,无非是用麦黍或水果经发酵而制成。现在‘巧工院’成立了专门的酒坊,可批量生产粮酒和果酒。经发给京城各大客店试用,获得一致好评,每日开门不久,酒就卖光了。店家收入大增,都反映酒给的太少,天天在微臣那里争吵,要求多批给他们一些酒。

    陛下,微臣建议:将酿酒方法公开发布,让民间自由酿造。 ——这可是利民富民的好事呀,也省却了‘巧工院’的麻烦。毕竟微臣的‘巧工院’有许多项目要研究,不能变成‘酿酒院’。”

    密朗:“微臣品尝过‘鸟羽’大人送的酒,确实不错。这个东西将来可是能赚大钱的…。”

    格陵兰亲王:“这样的便宜岂能白白送给那些商家?以臣弟看,还是由朝廷专酿、卖给商家为好。”

    “鸟羽”:“这似乎不大好。俗话说‘官不言利’,我堂堂朝廷怎能干与民争利的事?难道不怕百姓议论我们是唯利是图的商人吗?”

    格陵兰:“朝廷专卖也并非没有先例。如铁器、海盐不也一直由官府专卖吗?”

    “鸟羽”:“那不一样。铁器不许民间私自冶炼制造,实行专卖,是因为它涉及帝国国防安全。海盐专卖,是为了控制价格、防止奸商盘剥内地民众。酒类不过是一种饮料,非生活必需品。有钱就喝、没钱就不喝,无关国家安危,专卖又是为了什么呢?无非是想把本该让百姓得利的事变为让朝廷得利。”

    格陵兰有些语塞,转向国王道:“王兄,刚才议论税赋时,臣弟就说:现在到处用钱、财政紧张,应该加赋。且不说前线负担,单说王兄准备在五个行省各建一座行宫,以备时驻跸,这已经要花费年度收入的三分之一。再加上官吏近几年增加很多,下层吏役纷纷诉苦:薪水太微薄、不足以养家糊口,王兄已答应普涨俸禄。这些事项都从哪里弄钱?臣弟想:哪怕作为权宜之计,暂且实行酒类专卖,待财政状况缓和后,再放开经营。”

    国王:“嗯,这也是一法。——众爱卿怎么看?”

    臣僚们也有赞同的、也有不赞同的。

    达达威:“微臣对这些经济上的事不大懂,也提不出什么看法。不过,多一事就多一弊。实行酒类专卖,就要设专门的机构。由此还得增加官吏且不说,更增加了那些不法官员盘剥勒索百姓的机会。微臣在中就听说过这么一件可笑可恨的事:有位渔夫到内地探亲,顺便给亲戚带了几小袋海盐。当地官府非说他‘夹带私盐’,抓起来拷打。最后,其亲戚交了不少罚金才赎出来。其实海盐是天神赐给人类的恩惠,为啥要官府垄断起来专卖?微臣想:古人设计专卖制度原是为平抑物价,防止奸商从中层层加码,让百姓人人吃得起盐。现在官吏们却借此大发其财,把价钱抬得离谱。难道不能撤销这些负责专卖的衙门,让商人们自行去买卖?这样一是有竞争,价钱不会比现在高、反而会降低;二是减少了官吏、节约了财政开支。所以古人说得好:‘减官不如减事’。依微臣之见,莫若将海盐、酒类一律放开经营,官府不再管。不能像前朝那样,官府疯狂敛财,一见百姓挣点钱就眼红,巧立名目收上来,全装进自己腰包才罢休,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