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 书与数  始于太康七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快更新始于太康七年最新章节!

    “第一局,郑泯胜。”邱夫子看了郑胜一眼。“第二局,书写,倒也简单,你们各写一副字。在座诸位分别给筹,最高为五筹。最后,取均值。”

    郑胜苦笑,他不知道郑泯书法怎么样,但他自己虽然最近一直在练习毛笔书法,但写的依然很差啊。

    果不其然,这一局,郑胜得了两筹,郑泯四筹。

    两局下来,郑胜才五筹,郑泯已经十筹。

    “第三局,作文。”邱夫子捋着胡须,“你们各自下笔。本文不限题目,不限内容。”

    郑胜马上起身,“夫子,千字文,学生又写了一段了。”

    邱夫子回头看郑垣,郑垣对郑胜拿出千字文来应答没有意见,其他人也没有反对。

    于是,郑胜又把千字文从“龙师火帝,鸟官人皇”起,背到了“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邱夫子边听边记,下笔疾书,然后拿起来又看了一遍,不禁感慨万分。

    听着郑胜这篇千字文涉及到了先秦时代的三皇五帝,郑垣不禁讶然:“克吴,你已经在读史了?”

    郑胜摇头:“只是听母亲说过几个小故事。”如果他的历史被拿来考校,郑胜绝对会懵逼的。

    邱夫子看向郑泯,众人也等着他的文章。

    郑泯摇头苦笑,把笔放下,“世子珠玉在前,我自叹不如。这文不作也罢。”

    郑泯这样大度的表现自然赢得众人的一致赞赏。

    如此一来,郑胜扳回一局,筹数上,邱夫子给了他四筹,理由是这千字文郑胜早有构思,不算现场之作。

    这样下来,书一项总筹:郑胜九筹,郑泯十筹。

    郑泯略胜郑胜一筹。

    邱夫子还是比较满意郑胜的表现,七岁的小孩子跟二十多岁的青年比试,只是略输一筹而已。

    然而,实际上郑胜知道,他只是占了前世背过千字文的便宜,没有这篇文章,可能就不是一筹的差距了。

    “数者,术也。我曾经读过前汉《九章算术》,今日我从中提出十道题目,一题算三筹,规则依照识字进行。”

    郑泯眼睛放光,九章算术吗?

    郑胜点点头,九章算术?好像听说过这名字。中国古代的数学,应该不怎么难吧?

    “有田广十七步,从十三步,问为田几何?”邱夫子给出题目。

    郑泯眉头一挑,颇有惊讶之色。

    郑胜皱着眉头,步,他知道是长度单位。广?从?田?这是在问面积问题吗?广、从的意思是长、宽吧?郑胜不敢肯定。而且,他不知道面积单位是什么啊?亩吗?但多少是一亩啊?郑胜不知道,所以:“长辈为先,大哥先请。”

    郑泯坐在书桌后,拿起准备好的算筹开始计算,过了一会儿,郑泯道:“是221步。”

    “正确,加三筹。”邱夫子有些惊讶,这郑泯涉猎颇为广泛啊!

    郑胜愕然,面积单位也是步吗?按说,长度是步,面积不该是步的平方?算了,步就步吧。

    “郑胜,到你了。”邱初道看着郑胜有些纠结的表情,“听好,同样有田,广十六步,从十四步,问为田几何?”

    郑胜想了想,怕自己口算能力退化得厉害以至于出错,他拿笔开始计算。阿拉伯字母?不能用在这儿了。不过列竖式计算写汉字也可以,列好式子,郑胜默默地算着,最后在结果的一行出现三个字。

    “嗯,224步。”

    众人一直在密切注视着郑胜,听到他这么快报出答案,众人有些惊讶,他不会是随便乱报的吧?

    坐在一旁很少说话的郑垣的另一个儿子郑汶有些惊奇的看向郑胜。郑汶清楚,他可没算错。作为郑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