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八章 岁至永平  始于太康七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快更新始于太康七年最新章节!

    “宣吾皇之诏,天下改元,今岁永平!”

    文威坐在醉香居的雅阁里,凭窗而坐,吹着冷冽的寒风,喝着温润的酒,听到了楼下街上更夫们敲着响锣、喊出的那句话。

    “文少爷,已经快到打更的时间了,马上要宵禁了。”一个伙计弯着腰走了进来。

    文威的头脑稍稍清醒了些,“今天已经是太熙二年了啊!”

    伙计愕然,听着那尚未走远的更夫的声音,他苦笑道,“已经不是太二年熙,而是元岁永平了。”

    文威起身,呵呵笑着,“走了,我回府去!”

    “文少爷慢走。明日此间阁,仍为少爷备着。”

    “好!”文威笑着离开了醉香居。

    打更了,夜来了,街静了。

    文威往家里走着,四处打更的人仍在宣扬着年号的更迭。

    文威脸上醉意朦胧,心里却如明镜一般。他脸上微笑着,却好似在对这个都城发出无声的讽意。

    那位杨国舅、杨太傅、杨大都督,真是……厚颜无耻啊!

    去年四月,武帝逝世后。他便马上改了年号,“太熙”换做“永熙”,生怕别人看不出,这个国家是由他掌权了。

    年号的更迭,是有规矩的。一是,国家发生了某种大事,会改年号。二是,王朝更迭。再就是先皇死去,继位的太子登基可以改年号。

    但新皇是要到第二年再更改先皇的年号,以此表达对先皇的尊重。

    所以,杨国舅无疑是坏了规矩!之后,不断有人向其进谏了年号的问题。杨国舅大概是心里也发虚了,便命令史官更改了记载,并下令去掉了“永熙”的年号。

    但天下人谁都清楚,太熙、永熙,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砰——”

    “嘣——”

    “砰——”

    “哗——”

    ……

    寂静的街道,被天空中的五彩烟花渲染地生动起来,忙着赶路回家的人们纷纷驻足观望这美丽的景象。

    文威看到漫天的烟花,更是想到了顺阳的人和事。

    “郑世子啊,真是个了不起的人!”文威叹道,回到洛阳,他才知道郑胜在洛阳做了什么事。他眼里闪过一丝嫉妒和不甘,但更多的是释然和欣慰,“希望,你能一生如意,长命百岁。”

    东夷校尉府,一片沉寂。

    文威敲开门,走在寂静的院子里,不禁心生凄凉。

    “你又去喝酒了!”站在前院角落的文俶,虎目微瞪。

    文威看着父亲,并不答话。

    “回去早点休息吧。”文俶沉默片刻,又说道。

    文威行礼告退。

    文俶依然是朝堂上不起眼的人物。复位东夷校尉,可能只是杨骏“千金市马骨”招揽人才的举动。

    又或许,是文俶不善于结交、逢迎。

    总之,他不被当权的杨骏一党重视,亦被受到打压的皇族宗室仇视。

    他们家的处境,并不比以前好。

    于是,文俶干脆地再次托病不出了。

    困居于此,应待何时?借酒消愁的文威一直在想着这无解的难题。

    一朵朵烟花再次炸裂在半空,他突然想到郑胜的一句话。

    “洛阳,可能会出事!”

    文威猛然领悟,却更加惆怅,这天下,难道只有惊天之变,方有他文威出头之日吗?

    “又改年号?”郑胜皱着眉头,冲刘嗅儿抱怨,“这皇帝是吃错药了吧!不对,吃错药的是杨骏杨大人。”

    刘嗅儿忍俊不禁地笑了。

    郑胜放下传信,瞪她一眼,“有什么好笑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