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3 你们跟我回家  悠悠大槐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先生一家盼星星盼月亮,等着三个儿子能平安归来。西新大道上,逃跑的与追击的人远去后,枪声恢复寂静的第二天,张闻天一个回家来了!老四要参与新文化运动建设,还要帮助渭州百姓从旧军阀的压迫下,进入国民革命的新时代,所以他就没有时间回来了!

    彼园三天两头的消失,家里人都习以为常了,再说家里人多事多顾不过来,最重要一点是:张先生对儿子们的要求不高,只要他们平安健康,不为非作歹就行!至于兴趣爱好和从事的职业,他不参加意见也不反对,只要他们喜欢就好!但这次,他是无论如何也不同意的!在听完闻天经历的各种遭遇后,张先生对另外两个儿子,尤其是彼园,特别地生气!俗话说得好: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他做啥不好,偏偏去当人见人嫌的兵痞?

    闻天给父亲带路,去城里找两个弟弟,到处兵荒马乱的,父子俩就投奔到婉儿的娘家。关先生带老伴在省城的银行供职,只有鸿文小两口和孩子在家,张先生让闻天去将老四老六找来,他有话要对他们说。国民军的大营里,彼园穿着军装正在给士兵教刀术,得知父亲有事找他,就急急忙忙地跟二哥四哥走。张先生对老六非常头疼:他从小就不喜欢读书,倒对拳脚棍棒非常痴迷,私塾勉强念到十来岁的时候就回家了。说是以后帮家里种地呢,但一有空就练武去了。再大一点的时候,就到处寻找高人拜师,最后上了崆峒山,给一个道士当了徒弟,每天起早贪黑的学习崆峒武术。

    街两边的住户大都紧闭门户,有的挂着锁子,他们有的是怕乱兵抢劫,有的是出去躲难未归,只有婉儿娘家的大门开着,鸿文站在门口瞭望街上,等待闻天三兄弟归来。这时,一辆马车从路的西边驶近,破旧的车棚上满是尘土,看样子是从很远的地方来。它在鸿文家门口停下,车上下来一个中年男人,他操着少数民族的口音,施礼说:“兄弟,我们想讨一碗水喝,可以吗?我们一家带的水喝完了,附近又找不到店家,只好劳烦您了!”鸿文赶紧回礼,说:“可以可以!我看你们好像是从外地来的,这也劳累了一天,要不你把家人带下来跟我进去歇歇吧!”那人客气地说:“咱们初次见面,怎么好意思打扰呢?”鸿文说:“出门在外的人都不容易,我既然遇到就一定帮忙,你们就下来休息一会吧!”

    那人从马车上先叫下来一个小孩,他俩一起又搀扶下一个老爷子,三个人就跟随主人进到院子里。鸿文请他们坐在树荫下的凳子上,然后给端来茶水,拿来了扇子。渭州百姓没有喝茶的习惯,关先生在四川当官时迷上了饮茶,家里才时常备着茶叶。老爷子喝口茶品了一会儿,说:“好茶!这是陕青,而且是炒青!”张先生正躺在房里的炕上休息,听到院子里有外地人评论茶叶,而且还说的不错,就穿了鞋出来相见。他看到院子里有三个人,一个十来岁的小孩,一个中年男人,还有一个老爷子,他们的衣服和本地人不太一样。老爷子有七八十岁,身材很魁梧,头发胡子都白了,看样子长途跋涉累坏了,有点提不起精神。

    三个人看张先生出来了,站起来说:“我们进来讨口水喝,打扰老先生了!”张先生招呼他们坐,问到:“听老哥口音像是?不知道你们怎么走到这里来了?”老爷子说:“我是新疆迪化人,但根子是渭州的刘家,这次回来是准备落叶归根!这是我的二儿子和孙子,他们护送我回来,顺便见见亲人们!”张先生感慨地说:“迪化到渭州几千里路,你们一家此行大概需要走一年半载吧?”

    这个时候,闻天三兄弟回来了,他们见有客人就先打招呼,之后,积发和彼园问张先生:“大,你着急让二哥把我们叫来有啥事?”张先生先和刘老爷子说:“不好意思,你们先喝水歇息,我有点家务事处理一下!”祖孙三代说:“你不必招呼我们,你先忙吧!”张先生对两个儿子说:“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