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没人会在原地等你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快更新淡定的人生不寂寞最新章节!

    其实很多时候,人无法改变命运,就像路边的野花一样力量薄弱,只能无奈地被流水推着走,流到哪儿是哪儿。与其难过,不如顺其自然,静观两岸风光。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出生在河南农村,父母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但是他妈妈颇有远见,咬紧牙关省吃俭用,在崔琦12岁那年将他送出村,外出读。这一走,造成了崔琦与父母的永别。后来他到了香港地区和美国,成了世界名人。

    曾有人问崔琦:“12岁那年,如果你不外出读,结果会怎么样?”结果会怎样?结果当然就是他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也许现在还在河南农村种地。

    可是崔琦的回答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他说:“如果我不出来,三年困难时期我的父母就不会死。”崔琦后悔得流下了眼泪。在他拼搏奋斗的生涯中,他肯定不止一次地想过他的父母,也想过有一天终于可以和父母相守在一起,但世事不尽如人意,蓦然回首,父母已经离他而去。从此,无论人生怎样辉煌,终究无法弥补父母已经不在的遗憾。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前不久从美国归来的一位朋友。接到他的电话时,我颇感意外。因为这位朋友远在美国,工作学习都很顺利,我们都以为,他在美国定居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现在不是有好多人都想方设法跑到国外去吗?

    朋友说,他本来也一直打算在美国定居的,父母也很支持他的决定。每次打电话回家,两位老人都告诉他身体很好,心情也很愉快。他们已经习惯了没有儿子在身边的生活。

    他相信了父母的话,可是渐渐地,他没有那么心安理得了。他身边的朋友,不断地有人急匆匆地回国,不是这个接到母亲病危的电话,赶着回家探病,就是那个收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哭着回家奔丧。他们再回到美国,一说起父母便是摇头叹气,还有就是道不尽的懊悔。这个说,真应该早点回家陪在父母身边;那个说,假如母亲还健在,我一定怎么怎么尽孝心。朋友越听越心惊,他是幸运的,因为他的父母都还健在,可是这种幸运能维持多久呢?他开始害怕接到国内的电话。他害怕一拿起电话,听到的就是不好的消息。这么多年来,父母一直全力支持他求学,他也成为父母的骄傲。可是这个让父母骄傲的儿子,从18岁到外地读开始,和父母相守的日子屈指可数。父母日渐老去,他何曾为他们端过一杯水,煮过一顿饭,洗过一次衣?

    在这种不断的拷问中,他终于下定了回国的决心。他要回到父母身边,照顾他们的老年生活,好好和他们一起享受生活。他说,对父母而言,子女在身边是一种幸福。可是对子女而言,能够陪着父母走完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何尝不是幸福呢?我们完全可以避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啊。

    对于父母,我们并非没有孝敬之心。但我们常犯的错误是:等我有了钱一定好好孝敬他们,等我买了大房子一定接两位老人来住,等我忙过这段时间一定回家看他们,可是父母却等不起我们啊。要知道,父母不可能站在原地等你。

    常回家看看,来保持这份亲情;常回家看看,来体现这份孝心;常回家看看,来延续这份无止无尽的爱。不要等到父母已经老去再来回报,而空留遗憾在人间。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乡下小村庄的偏僻小屋里住着一对母女,母亲生怕遭窃,总是一到晚上便在门把上连锁三道锁;女儿则厌恶了像风景画般枯燥而一成不变的乡村生活,她向往都市,想去看看自己透过收音机所想象的那个华丽世界。某天清晨,女儿为了追求那虚幻的梦离开了母亲身边。她趁母亲睡熟时偷偷离家出走了。

    “妈,你就当作没我这个女儿吧。”可惜这个世界不如她想象的美丽动人,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