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甘菊冷淘  不想当尼姑的厨娘不是好郡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景朝恒泰十八年初秋,慈宁宫小厨房。

    “对,就是这样。把新摘的甘菊叶儿淘洗干净,热水稍微焯一下,用石臼捣碎,用细罗布挤出汁液,活进面里。那个面条稍微宽一点,皇太后喜欢宽面。哦,水好了,快下入面条,水沸后就捞起,过一下冰水,把之前做好的酱汁加进去就完成了。”一个身穿淡色衣服的姑娘在指挥厨娘们做甘菊冷淘。

    “郡主,好了吗?进膳时间到了。”太后身边的王大姑姑来问。“好了好了,姑姑来的正好,刚刚做好的甘菊冷淘。”淡衣姑娘谢繁缕,也就是王大姑姑口中的郡主一边回答,一边把甘菊冷淘就四样略微加工的时鲜蔬果,放入食盒,请王大姑姑拿走。

    “今天辛苦各位了,大家赶快休息休息吧““哪里哪里,郡主才是辛苦了,也赶紧歇息吧”小厨房众人对谢繁缕这位郡主的爱戴仅次于皇太后,这几个月时常来教他们各种烹饪方子不说,脾气温和,很少发脾气,众人不解的地方总是细心解释,更不会打骂下人。就是想起这位郡主的身世,不免感慨几句。

    按理说,作为景朝少有的异性郡主,身份高贵,应该得到众人的羡慕嫉妒恨,可谢繁缕唉,虽不能说身世凄惨,但也不能说幸福了。想当年,谢繁缕的父母也算是京城中人人称赞的一对儿了,父亲手握重兵,对皇上忠心不二,母亲医术高明,闻名天下,两人夫唱妇随,伉俪情深,好不快活。可不久,谢父不知从哪里捡来一只狐媚子,非要娶为平妻,当时谢母刚怀上谢繁缕,不同意,家中闹了几个月,各种落水、中毒、滑到的戏码不断,谢父也不知道是眼睛瞎了还是脑子进水了,一心相信那来历不明的女子,多次斥责谢母,甚至要休了谢母。谢母母族衰微,已经搬回老家,不在京城,谢家一脉又多站在谢父这边,两人差点就和离。最后闹得实在不成样子,满城风雨的,皇上只能出面干涉。因早年谢母医治过皇太后与青鸾公主,因此被封为慈航郡主,皇太后下了一道懿旨,坚决不让谢父抬平妻,要进门,只能为妾。谢父认为谢母仗势欺人,一气之下,带着那女人,也不管孕中的谢母远走边关。谢母因孕期忧思过重,早产生了谢繁缕,身体也坏了,好歹孤儿寡母地把谢繁缕拉扯到三岁,终究医者不自医,去了。谢母临终托付忘年交,城外淡竹庵的净月师傅抚养。谢繁缕在庵堂中过了十几年,期间谢父从未派人探视。半年前净月师傅进宫,与皇太后聊起,谢繁缕将近及笄,不能再待在庵堂。太后派人接谢繁缕进城,并开恩让谢繁缕袭了母亲郡主的爵位,对谢繁缕多加照顾。否则,谢繁缕可能要在庵中过一辈子了。

    如果按照谢繁缕自己的想法,庵中过一辈子也好,少了世事的烦忧,每日看看书,读读经,写写字,画画画,养养花,做做斋饭的,也就是日子清苦点,但乐得逍遥自在。可净月师傅执意她出庵,皇太后对她也不错,没办法,她也只能顺其自然了。这几年皇太后礼佛吃素,谢繁缕便时常进宫做些素斋孝敬太后,抄抄佛经什么的,日子倒也过得去。谢繁缕想好了,等太后百年之后,她就回去淡竹庵,和净月师傅一起侍奉我佛去。那渣爹,谢繁缕表示,他爱咋咋的。谁认识他啊。

    谢繁缕回到自己的厢房,洗了脸,刚拿起佛经准备读几页,就见侍女半夏急匆匆跑来“小姐小姐,不好了,听说景初世子来了。”半夏与谢繁缕一起长大,较谢繁缕大几岁,性子活泼可爱,但从来都是镇定自若的样子,极少见如此焦急的模样,今日一见,很是好玩。景初柿子?那是个什么柿子?很少出门参加聚会,也没什么交际圈的谢繁缕好不容易在记忆深处扒拉出来这景初。不是柿子,是皇上弟弟潇王的儿子。潇王,人如其名,潇洒随性,年轻时候就意识到反正当皇帝的可能性不大,自己也不行,去争那个位置做什么,搞不好还丢了性命,还不如四处游玩,遍访名山大川,查访查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