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章 紧急  明朝当官那些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怎么样?”朱九问道:“今日商量退敌之策,如何?”

    “情势不容乐观。”朱六坐下来一连喝了两碗茶,方才道:“三名大将,竟然提出了三种作战办法,王御史虽然善于任人,但毫无作战经验,一时间也难以决定,现在挑灯还在部署着呢。”

    “倭患紧急,多拖延一刻,就有百姓遭受荼毒。”朱九皱眉道:“都是什么作战计划?”

    “俞大猷想要兵分两路,一路出杭州,驰援绍兴c宁波,一路从富阳c桐庐而下,一路上剿灭流动的倭寇之后,两路合围去救援台州。”朱六道:“卢镗想要兵分三路,一路驰援绍兴,一路直奔台州,然后纵倭入海,在舟山剿灭倭寇老巢。”

    “打一场海战?”朱九道。

    朱六点头,“汤克宽则是想要直接把海师开去舟山,捣了彭老生的老巢,然后官军乘船抵达台州解围,然后一路北上追逐流寇,在绍兴或者杭州城下聚歼。”

    朱九一听就摇头道:“这法子太险了,倭寇在杭州城下,不管最后歼灭了没有,这都是落人口实,杭州城里,都是仕宦人家,高门大姓,受了惊再参奏一本,他汤克宽即使出身将门,也吃不了好果子。”

    “王忬在卢镗和俞大猷的建议中,”朱九道:“又比较偏向卢镗,想要尽快救援台州。”

    朱六忽然举起茶盖,轻轻朝门口一丢,只听“砰”一声清脆的碎裂声,同时还有陈惇猝不及防的一声“哎呦”。

    “偷偷摸摸,鬼鬼祟祟,”朱六道:“这是你读的圣人书,教给你的道理吗?”

    “偷听固然不对,”陈惇见被发现,就大大方方出来了:“可是圣人也说,事无不可对人言,那我这偷听,也就不是偷听,是正大光明地听了。”

    说着陈惇又不由自主抱怨道:“你们对我的监视,也太严密了,我差点没蒙混过去。”

    “但你还是骗过了他们。”朱九道:“你说你半夜不睡觉,偷听我们谈话作甚?”

    “自然是要知道如今是个什么情势,”陈惇道:“听说倭寇已经攻破了宁波,算时间明日就抵达绍兴了,绍兴只有临山卫三百人,平日也没有经历阵仗,我父老安危尽托于此,我如何能不担忧?”

    “贼势猖獗,”朱六道:“但你急也没有用。”

    “我刚才听你们说了卢镗和俞大猷的计划,”陈惇道:“王大人是不是打算听从卢镗?”

    “很大可能,”朱六道:“俞大猷毕竟之前在崖州平定土司叛乱,对倭寇的情况,不如卢镗清楚。而且按照俞大猷的计划,要等到两处兵力合围才去台州,那台州还能支撑到大军到来吗?”

    “能,一定能,”陈惇朗声道:“他的计划是可行的,而且对倭寇的歼灭,也是最彻底的!”

    朱六一怔,“你怎么知道?”

    陈惇总不能说他一听台州知府的名字,就知道台州一定安全无虞——台州知府,名叫谭纶。

    谭纶是谁,那可是史书中与俞大猷c戚继光c李成梁齐名的人,史称其“历兵间三十年,计首功二万一千五百有奇,亦一时干城矣”,这样的人,难道还守不住台州吗?

    “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俞大猷提出这么个作战计划,”陈惇道:“为什么要兵分两路,一路不直接救援台州,反而绕一大圈,从桐庐而下呢?”

    “是因为倭寇和官府交往甚密,”陈惇道:“若是大军直奔台州,倭寇就会知道,他们还会围住台州不放吗?大军即使星夜赶来,也无法追击到倭寇,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入海逃窜。看似卢镗的计划可行了,其实倭寇可以不回舟山,直接开着船下福建,到时候攻打舟山,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巢。”

    “而俞大猷的计划,”陈惇道:“救援绍兴c宁波之后,这路大军堵死了倭寇北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