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库银案  明朝当官那些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也没有用十天,等到第四天,陈惇见三个铁铺差不多熔铸出一半的金子时,就命令他们停下了。

    “大人,”陈惇对归有光道:“可以破案了。”

    “怎么解释?”归有光捋着三寸须道。

    “学生从老农那里得知,金子形状为元宝形,便用土坯和水,捏出同样大小的元宝塞入坛中,”陈惇不疾不徐道:“发现这个大坛子可以装下三百个金子形状的土坯。于是学生向各个大户借来金子,熔铸成土坯一样大小的金元宝”

    陈惇拿起一个金元宝,展示给众人道:“这一个金元宝就有二斤之重,我们如今铸出来一百五十个元宝,合计就是三百斤。”

    他把金元宝丢尽坛子里:“只秤了其中的一半金子,就已经是三百斤了,这个重量,一般人抬得动吗?

    归有光叫一个高个子的大汉上去,根本抬不起来。再叫了一个人上去帮忙,两个人勉力抬起坛子,走了几步却累得气喘吁吁,觉得十分吃力。郑若曾当即问讯老农,道:“当时这一坛金子,是怎么送到县衙的?”

    “是村里的牛大c牛二兄弟,用竹扁担抬到县衙的。”老农道。

    仅仅半坛金子,两个人抬起来可以,却根本走不了远路,而金子挖出来是整整一坛,所以围观的众人都明白了,金子在没有上路之前,就已经全部化成土坯了。

    “速去缉拿牛大c牛二兄弟,”归有光呵斥道:“来县衙受审!”

    人群爆发出欢呼来,归有光哈哈大笑:“快将你们的父母官放出来吧,他可受了冤枉了。”

    郑若曾不由得拍了拍陈惇的肩膀,露出毫不掩饰的欣赏来:“你小子怎么想出来的办法,也太聪明了,你才多大来着,十六岁,难道天生是个断案好手,刑名胚子?”

    “天下事无不可察,”归有光眼中异彩连连:“你这年轻人,为老夫上了一课啊。”

    陈惇其实心中不无得意,但面上还是要谦逊一把的:“小子不过是自己寻了个刁钻的角度,剑走偏锋罢了。”

    没多久,几名衙役就将牛大c牛二兄弟抓了来,而且从他们家里,搜出了埋藏的黄金,只等归有光验收完毕,写个表判,这案子就算正是告结了。

    没想到归有光拿起一个金元宝仔细一看,却失声道:“官银?”

    银子分为官银和私银,私银即市场上流通的c百姓用来买卖交易的银子,而官银是用来入库的,这些银子,说得简单一点,就是税收c罚没c抵罪等收的钱。收上来很可能是碎银甚至实物,最终却要折算成银两并熔铸,以方便入库。银子必须刻下官银标志的字样或图案,方便入国库管理,主要用途在军饷c官薪c宫用c各地建设c赈灾等支出。

    没想到老农挖出来的金子竟是官银,这金子形状确实是元宝形,陈惇忽然想起来,汉以前有马蹄形金锭,西汉时有麟趾金,唐代银锭多为长立方体,宋代则为束腰板形。唐宋银锭造型简单,堆放时能充分占用空间。而直到明朝,才出现了那种马蹄不像马蹄c船只不像船只的的元宝形金锭。

    只见这些金锭的底部,都刻着字:太仓州收嘉靖三十年平仓粮价金三十二两正,提调官刘大同,该催王岳,兴盛昌。

    这果然不是以前古人埋藏的金子,而是本朝的库银!

    官府的库银,怎么会埋藏在田地之中呢?

    却见归有光怒火滔天,指着知县李志庠道:“这银子本官认得清清楚楚,还是本官亲手从苏州府库清点而出的,拨给你吴江县不过一个月,你李志庠倒是说说,为何这官银好端端地不在县衙库房,却出现在了村头田地之中?!”

    李志庠完全一问三不知,满头大汗连话也不会说了。

    陈惇也怔住了,拉着郑若曾道:“这是怎么回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