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八章 巴斯图尔克  明朝当官那些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惇通过这种方式,给他们树立起丝绸高低档次的意识来,让他们意识到这一次卖出去的丝绸,一定是精品,能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利润。当然织商们已经看到了商机,纷纷不再掖着藏着,也不再欺瞒哄骗,而是展示了自己最精美的绸缎,这就是赚钱的办法,把高端的丝绸做起来,再由此带动中低丝绸销量,就能促进民间丝绸的兴盛。

    而且在这次展销中,陈惇发现,苏绣的日用品得到了商人的极大喜爱。往常他们只能购买一匹匹的丝绸回去,至于做衣服还是悬挂在教堂上礼敬上帝,都由他们决定(当然他们只能想出这两种来)。因为丝绸是奢侈品,很多欧洲的百姓家庭得到一块丝绸,甚至都不会去做衣服,而是悬挂在家里当做宝物展示。

    而这一次他们发现了用丝绸制作的生活小用品,如荷包袋c香料袋c折扇袋c团扇面c镜子套c小挂件等。有室内用品,被面c枕袋c帐幔c靠垫c桌围c椅帔c椅垫c门帘c台布c靠垫等等,他们甚至可以预见到,这些并不怎么值钱的小东西如果面向普通百姓售卖,会引起怎样的疯抢热潮。

    当然还有摆件这种东西,如长c方c圆各种规格的台屏,画片c立轴挂件,单屏c折屏的屏风等等,这种绣了山水c人物c花卉c飞禽c走兽c书法的图案,才是真正的装饰品,可以想象很快有一天,教皇的卧室里,也会拥有一样这样的立柜屏风,有谁能拒绝神秘东方刮过来的风潮呢?

    于是这一次展销会不仅带动了丝绸的销售,甚至养活了无数小手工业者,他们的手工艺品,纷纷卖出了一个让他们做梦都能笑醒的价格。

    当然还有青楼女子们的服装秀展示,在花魁大赛上,红毯秀就引发了狂潮,如陈惇所想,旗袍一出,简直是风靡整个苏州。要陈惇来看,自宋朝以后,女子服饰日趋保守,连大胸脯子都不露了,尤其是本朝服饰,上袄下裙,连个腰线都看不到,而旗袍最主要的就是尽可能地展现了女子曼妙的曲线,自然受到热烈欢迎。

    所以这次的旗袍秀同时也搬到了展览会上,看到这些外国人痴迷的目光和毫不掩饰的垂涎,陈惇毫不手软地在每一套出售的旗袍上加了超出其本身价值的“看秀费”。

    陈惇既然将这次展览定位为高端产品销售,所以一匹上等丝绸就卖到了五十两至一百两的高价,当然织染局中,这种上等丝绸只有三万匹不到,剩下的就是中等和下等丝绸了,在这一次的推动下,也卖出了三十两平均的价格。

    当然这群商人叫苦不迭,他们虽然恨不能将所有丝绸一口吃下,然而在谈起价格的时候都哭爹喊娘,这个说自己刚刚买了一批瓷器,银子周转不开;那个说自己刚赔了生意,还有一本正经说中国市舶司难打点,那些怀远驿的官员们血盆大口,吞了他多少多少银子。

    总之就一个中心思想,要求降价销售。

    陈惇打断他们的话,怒骂道:“艹你大爷的,连台词也不改。”

    当然这句话通译是没有传译过去的,陈惇自然是不会给他们降价销售的,虽然说这第一次要打开销路,但日后定价如果都援引这次,那还冒着触怒张经的风险开这个展销会干什么呢?

    况且大海茫茫,陈惇要是同意赊账,最后人跑了,怎么去追呢?

    陈惇反正放慢了性子跟他们磨,说实在的,他们的大船停在苏州码头,每日要交一百两银子的费用,损失的又不是陈惇,何况陈惇的威胁也很有实效,告诉他们,虽然他们是第一批来到苏州参加展销的商人,但永远不是最后一批,不久就会有朝鲜c琉球和安南的商人乘船赶来,他们所享有的只是优先购买权而已。

    如果用一句话来归纳商人,那一定是“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保证被到处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