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4章 眼眸弯弯,好似月牙儿  风行录之风将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或许是这十几日的阳光明媚彻底耗尽了老天爷的耐心,一场春雨后,天气便彻底阴晴不定了。

    一连数天的时断时续细雨及整日里时阴时晴的天气,不仅让在官道上疾行的无数人心生烦躁,也让在天上飞了数日的小少年觉得哪儿都潮兮兮的,难过不已。

    不过,好在三日日夜兼程,紧赶慢赶总算是到了临澧县区境内,虽还要徒步两日,倒也再没必要整日泡在潮湿的雾气里了。

    虽是疲累了点,可这三日时间少年却是又想通了不少事,搁置了不少事,也深埋了不少事。

    这些都让萧风大大舒了口气。

    找了个偏僻山林降落,萧风在同翎雕告别后,便自个儿踏上了前往临澧县的路途。

    要说临澧县,在溪风这一百零八县区中也算几个例外之一。

    喧哗热闹倒是其次,鱼龙混杂也姑且不提,仅仅看历史上,能在百余年前硬生生逼得皇都那边破例将县府移去了江西城就足够让人说道说道了。

    临澧县经济中心在临澧县城,政治中心却是江西城,而且两城相隔了不止一点,用分居两头来形容也不为过。

    这也是逼不得已。

    毕竟临澧县里驻了个丐帮,家大业大,打不得骂不得,稍微伸伸胳膊都要小心翼翼的,还管什么管?

    憋屈不憋屈

    看如今,仅仅一个临澧县城丞都沦落到谁倒霉谁去当的地步了,若县府还居于此处,估计不是县衙府衙,而是摆设了。

    在溪风版图上,一般都是以县区之名为中枢城之名。这不能说是草率,只是太过尊重先祖了。

    数千年战火纷飞,却只用了不足十年让整个世俗界由混乱到井然有序,其中的难度自然可想而知。

    当初,三方势力的注意力都放了世俗界七大州的分割与秩序制定之上了,对于各城池的名称这些小细节不是没人人注意,而是为了方便记忆与管理,各方圣祖们都没按选定的中枢城之名称呼,而是直接以县区名相称,如此一来,考虑到圣祖们的金口玉言,史官们倒不好在史书上记下之前名称,便索性这般定下了。

    这才有今日的重名。

    只是转眼千年,谁又会料到临澧县区内会有这种复杂局面,如此一迁移,临澧县倒显得有些突兀了。

    当然,千年前的草草建国,留下的隐患又何止只是类似临澧县的这种在掌权者眼中连鸡毛蒜皮都算不上的小事。

    帝国,江湖,神秘宗门之间表面的互不干涉,积累了千年的矛盾与冲突,压抑了太久,当真正爆发之时,或许世俗界经历的是比之千年前还要残酷混乱的局面。

    不过,如今临澧县的复杂局面也算不得一枝独秀,毕竟江湖上喜欢亲民的势力可不止一个。

    最典型的就是郦州四平郡的唐门了。

    不仅喜欢与老百姓们混在一起,还挺喜欢做生意,你管不管?

    当然,也不是每个江湖势力亲民的县区都这般尴尬。

    便拿安阳县来说,位于三大帝国交界处,虽军队多了些,不过多驻于远离城池之地,地方官员又不必管,江湖人也都相安无事,又是天高皇帝远的地儿,官员们去了那儿虽没什么大前途,却是最潇洒自在。

    不过前提是身体要好,否则光三年一述职就要去了半条命。毕竟皇城那边可不会给你半年时间让你慢悠悠驾马车来述职。一月时间,外加去时御赐的一匹能日行数千里的好马,你自己看着办。

    这年头,文官里可没多少既逍遥自在又能手掌实权的好差事。

    在萧风终于脚踏实地时,按萧风预定路线兜兜转转的于逸四人已成功抵达了临澧县。

    只是让四人意外的是,还没入城门,四人就碰上了找他们的,还是个熟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