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二章 暴力  大宋帝国风云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暴力

    罗思南出言警告,显然是想让李虎控制一下局势,不要任其发展,导致国内形势一发不可收拾,但李虎决心太大,他手上有军队,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虎烈军在西北c中原和东南屡战屡胜势如破竹,这使得李虎的威望空前高涨,当初最为头痛的虎烈系各军因此顺利整编,五十万大军成为李虎称霸中土的最强悍武器,所以他根本不怕国内形势失去控制。

    在中土,阻碍李虎登基称帝c阻碍李虎变革的最大对手就是中土旧官僚,但李虎巧妙的利用天下儒士和百姓对旧官僚阶层贪污腐败并导致中土生灵涂炭的极大仇恨,挑起了双方的直接斗争。中土旧官僚有权有势,拥有绝对胜算,但李虎明确支持儒士和普通百姓,严禁各地地方军出动,这导致形势对旧官僚非常不利。儒士和百姓看到军队不出动,当然会估猜到朝廷在有意纵容,胆子会越来越大,结果可想而知。

    李虎推波助澜,文武大臣惶恐不安,地方官僚更是胆战心惊,这个时候李虎诏告天下,要发动北伐,这无疑雪上加霜。儒士和百姓们处在社会的最低层,他们为李虎和虎烈军的北伐而欢呼,同时也知道李虎正在默许他们“造反”,纵容他们“攻击”旧官僚,“消灭”旧官僚,他们的胆子会更大,行为会更过激,旧官僚将因此受到致命打击,很多官吏可能会因此丢失性命。

    地方官府陷入瘫痪,中土陷入混乱,这不但让王国陷入岌岌可危的险境,也让北伐变得危机重重,而李虎把最后的“赌注”就押在北伐上,一旦北伐失败,李虎的霸业将受到沉重一击,未来一片黑暗。

    罗思南的劝告没有成功。虎烈军战无不胜,统一大业近在咫尺,李虎实力膨胀到了极致,这时候他非常自信,从最近长安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就能看得出来,李虎已经容不下反对自己的人,容不下和自己意见相左的人。

    罗思南退而求其次,力保李纲。

    李虎已经打算架空李纲了。北伐大战他肯定要亲自率军,他离开了长安,名义上就是宰相李纲代理国政。虽然现在中枢大权集中在御前司,罗思南的威信也不可同日而语,但李纲毕竟是宰相,掌控着三省和中央其它最高府署,如果他有意缓解国内形势,还是有很多办法的。

    李虎考虑良久,接受了罗思南的劝谏。这场风暴已经形成,而且愈演愈烈,当虎烈军全力北伐之时,也是国内形势最为恶化之刻,这时候,的确需要有个人出来缓解一下局面,最起码要保证地方官府的运作,以确保官田私有化顺利实施。

    十二月下,中原岳飞c山东折可存c河东李锦先后抵达长安述职。

    这三位统帅已经在途中接到了北伐的诏书,到了长安后,李虎又向他们详细解说了当前的形势和北伐的重要性,总之一句话,北伐只能胜,不能输。

    二十五日,董小丑c罗青汉c侯概c折可求和三位统帅齐聚汉王府,就北伐攻略具体商议。

    “枢密院的设想是,南北夹击。”董小丑站在地图前,给李虎和众人介绍枢密院拟定的北伐攻击之策。

    “南线大军由中原和山东军队组成,总兵力十八万。北线由西北平夏路军队和河东军队组成,总兵力十万。南线大军渡河北上,目标直指邯郸。北线大军以主力出壶关,经滏口径杀进河北,与南线大军夹击邯郸。河北大战的决战战场就是邯郸。”

    “为了配合邯郸战场,北线大军以偏师出井径,攻打真定,牵制一部分金军。同时,代北大军王曜部出居庸关,威胁燕京,牵制幽燕金军。铁帅则统率代北主力,与契丹人一起戍守阴山南北,与金军的西帐大军正面对峙。”

    “邯郸一战应该是北伐的决战,这一战打赢了,大军可以直杀幽燕。”董小丑说到这里停了下来,“考虑到国内形势不好,大军收复河北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