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陶姀与许昭易两人在美食街开心的边吃边玩时,许昭星则坐在自己的办公室内思考着关于瓦解智囊团的对策。
许昭星平常有看书的习惯,他比较喜欢看的书大都是关于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货币学、金融史、货币史等方面的书籍。
在思考问题前,许昭星经常会首先看看自己喜欢的书,在他感觉已将自己的思维调整到最好的状态时,他就会放下手中的书,然后开始思考公司或者是自己所遇到的问题。今晚许昭星看的是一本关于证券方面的书,其中就包括着大量股票方面的理论知识。
在看得差不多后,许昭星就合起了书本,然后开始了他的思考:对于许昭易组建的这个智囊团,我并不了解,难道只要是许昭易做出的事情,就一定是不好的吗?或许我也是受了贺山的影响,总是会先入为主的考虑关于许昭易的问题。
这个智囊团有多少个成员,以及成员的一些相关资料我都不清楚,许昭易也不会想让我知道,否则在智囊团组建的那一刻起,他就应该要向我说明这一件事,而不是通过贺山才让我知道了这个智囊团的存在!
许昭易是怕我不同意他组建一个自己的智囊团,所以就很自然的不愿意让我知道?可我就那么的不懂变通,总喜欢对别人想做的事造成阻碍?看来许昭易还是不信任我呀,否则他早就选择对我说了,因为不信任,所以就会主观的认为我不会同意,反过来说,由于我对许昭易的不信任,就直接做出了瓦解智囊团的决定,因为许昭易的智囊团一定是对我不利的,我与许昭易的这种想法,都是首先从不利于自己,而是利于对方的层面为出发点,或许有失偏颇了,但想要在思维上做出某些改变,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在公司的管理上,我也将学科中的理论与自己的感悟相结合,然后再运用于实际当中。但是对于现实中的很多问题,在书本上是看不到的,就比如在应对许昭易的问题上,还有在处理贺山的问题上,我只能慢慢的去寻找出一种可行的方式以及方法,而很显然的,我还没有找到。
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许昭易主动来找我,并且把他组建智囊团的事情都告诉于我?可如果许昭易真的这么做了,我反而不知道要如何去应对了,是该相信他的诚意?还是说这又是一种计谋?算了,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好的事情发生,我接下来要做的,还是应该继续通过贺山去慢慢的了解一下这个智囊团。
(ex) 那么站在许昭易的立场来说,我会选择在明天一早就主动说出这个方案,那就看看明早许昭易是否会来找我了?另一个假设就是许昭易没有猜到贺山告诉我了关于智囊团的事,既然是不知道的,那他就不会有所行动了,这也就意味着明早许昭易是不会来找我主动说这智囊团的事了。可我总觉得这一种假设有些不太合理,如果是什么都不做的话,这也不符合许昭易的性格,毕竟他在贺山的事情上做出了失误的判断,那么他就会想着如何来弥补这一失误才是合理的,所以他是不可能什么都不做的。
既然要有所弥补,那么最好的一个办法就是问计于智囊团本身了。一个是可以用很短的时间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另一个就是可以检验一下智囊团成员的应变能力,在有了这两点好处后,许昭易就是一定会问计于智能团了,只是这智囊团得出的结论会是我刚才假设的那种情况吗?智囊团成员的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无法做出合理的推论,毕竟这其中存在着较大的变数,说不定某个人的一句话就会改变整个智囊团的决定,或者某个关键人物的一句话就会影响到许昭易的最后判断!
看来我也只能推演到这一步了,可以说已经是达到我自己的极限了,接下来就看看明早许昭易是否会来找我了,如果许昭易选择来找我,那自然就说明我的推演是正确的,可如果许昭易不来找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