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三章 独孤一脉(一)  苍翠星辰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外戚王莽废汉孺子刘婴为安定公,改国号为新。王莽倒行逆施,天下大乱,后爆发绿林赤眉起义,汉宗室刘秀趁势而起,称帝建汉,恢复汉室。刘秀死后,谥号光武皇帝。刘秀乃汉高祖刘邦九世孙,为汉皇室正统。

    刘秀之子刘辅之裔孙刘进伯官度辽将军,与匈奴作战之际兵败遭俘,被囚于独山之下。其后代有尸利单于,为谷蠡王,号独孤部。传至六世孙罗辰时,随北魏孝文帝迁居洛阳,遂为中原人士,以其部落名命姓,称为独孤氏。

    独孤数脉,以中原独孤绝所率独孤山庄一支为江湖所熟知。独孤山庄承古之典籍精髓,巧得武林绝世秘籍,全庄上下皆乃武林高手,一时之间江湖无人与之匹敌,江湖八大门派也仅望其项背。

    后独孤山庄氏族日下,人丁渐稀,族内习武之人多走火入魔,偶因江湖传出三易古卷传言而杀戮不断,独孤山庄势衰而难立于江湖纷乱之中,于是为躲纷争分而散之,相继南迁入南海隐居,久而久之便淡出江湖视线。江湖曾有传言说中原独孤氏势极旺而至极衰乃天经地义,氏族衰落又恰逢武林纷争,于是便消失于江湖之中。自此之后,江湖中便再无独孤之姓氏。

    独孤氏发觉家族衰落与家族练习绝世秘籍关系甚深,此武功浅习便可精进武功,深学则易致内息紊乱难治,终得走火入魔而亡。散于南海独孤氏禁止族人修习那绝世武功秘籍,仅将秘籍作为祖传至宝而收藏保留。久而久之,氏族愈发人丁稀少,近几十年前已成一脉单传,直至后来独孤雁一代得二子,欣喜之下起名独孤海与独孤浪,意为独孤血脉可如海浪一般波涛汹涌气势磅礴,也如海浪那般代代传承,经久不息。

    独孤海与独孤浪兄弟二人自小只学些普通武功招式,然此二人天资极高又甚喜钻研,竟将普通内外武功练得极具个人性格。独孤海生性狂傲自负,其武功也如性格般张扬而咄咄逼人。独孤浪生性低调内敛,其武功如其本人一般隐忍而以退为进。

    南海原本乃江湖极少涉足之地,自天下四盟建立之后,也仅有楚江魄一盟因须与各大氏族建立关系而走动于南海。时任楚江魄盟主宋青阳偶闻南海藏有隐世高手,于是亲自前往探寻。

    宋青阳非南海中人,对南海不甚熟悉,于南海孤岛之边遭遇疾风巨浪,一时难以脱身。正在宋青阳遭巨浪卷入海中而将死之际,恰逢独孤雁乘船顺风而行途径此处,熟悉南海水性才救下宋青阳。宋青阳得知独孤雁乃当年江湖传说中原独孤山庄后人,敬佩不已,又得知独孤氏已禁止学习那武功秘籍,深感遗憾。因独孤雁救宋青阳一命,二人便成为至交。

    闲暇之际,宋青阳便会自江湖消失些时日,与独孤雁于南海饮酒赋诗,徜徉天地之间。宋青阳常会教授年幼的独孤海与独孤浪自身武功,见兄弟二人极为聪慧,不止一次想带二人去中原习武而被独孤雁拒绝。独孤雁仅有之愿望便是能看孩子顺利长大延续后代。

    世事常与愿违。独孤氏曾于中原正欲开宗立派将自家武学发扬光大,便遭家门衰落。独孤雁于南海只求两子不问世事静过一生,却闻东海一蛟远赴南海兴风作浪。

    独孤雁并不知王子白究竟是何来历,只知其武功高恃强凌弱,放眼南海无人可与之匹敌。为保家族血脉,独孤雁隐而忍之,只求得家世太平。

    不知缘何,王子白听闻曾名震中原的武林秘籍就藏于南海,于是四处搜寻,所到之处哀鸿遍野。独孤雁坐立不安,求助于宋青阳。宋青阳虽为楚江魄盟主,奈何盟会之势力远未触及南海,心愿铲除王子白却因自身武功难适应南海之环境,只得建议独孤雁举家迁至江南。

    独孤雁知道王子白作恶全为自己手中独孤家所传武功秘籍,倘若就这样离开,必然心有愧疚,对不起南海死伤之人,于是托宋青阳将妻儿先行带至江南安顿,而自己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