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 正邪一体  大宋仙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紫云庵,位于南宁城边缘一处人口不多的村镇上。

    这个村有个名字,悟空。

    不知道是取此村名的人出于什么目的,总之这个村子里的所有人全都信佛,上至百八十岁的老人,下至摸爬玩泥的小儿。

    悟者,觉也。

    空者,盲也,洞也,广大,无为也。

    佛法里的空是一种境界,引人入定的某种层次,达到一定境界便是空。空不是没有,而是存在于思维中无法呈现却又真实存在的一种东西。

    空不是空洞,不是不想,而是以思考去感悟它。

    通常,人在睡熟后会进入一种忘我非我的境界,这种境界便是空的一个层次,只有超越了空这个层次,人才会升华,才会步入另一个比之空还要高深的境界。

    佛家有空观,用心灵去看待世间万物,用耳目去体会所看到的万事万物,在事物运转的同时通过本身的感悟进行分解。

    任何一件正确的事情里,只要去分解,总会有错误的地方。

    反之,一个杀人狂,如果用佛家的空观去理解,他也有对的地方。

    所谓,正邪一体。

    道家将其称之为阴与阳。阴阳互转,才能衍化世间百态,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对的反面是错误,错误的对面是变数。

    阴阳互转后便会产生能量,道家把这种能量称之为周天之气,简称灵气。

    灵气来自于世间万物本体属性发散出的能量,通过这种能量他们才能自衍生息大道,周而复始的循环在宇宙中。

    所以佛家与道家在看待生与死的问题上最终的走向是一样的,只是在分解当中有不同的含义。

    佛家认为死后,便是人进入另一境界的始因,死便是开始,生是为了死而存在。就这是因果的本意。

    道家认为死后,人会随着肉体的覆灭,灵魂归于地府,通过阳世吸收灵气的多少来判决下一世的福寿禄。而灵气的由来便是活在阳世时所行善恶之举,这一点与佛家是相通的。

    既然万事万物需要靠灵气来维持,那么灵气来自何处?

    灵气便是天地造化的思维产生的能量。

    在我们以人的思维看待山川河流时,我们是感受不到山川河流正在以同样的眼神看待我们,当二者间产生共鸣时,便是道家所讲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如登云端。

    修道便是通过自己参悟出的天道与万物参悟出的天道进行交流。

    能对上,便是道成,没对上,便无缘大道。

    有了上面的理解,悟空这一名字便不是随便找个人起的。

    只有大智慧的人才能想到这一层面,或者说村中起这名字的人,不是佛家高僧,便是道家真神。

    苏元御剑落到紫云庵山门外,由于紫云庵是建在南宁城边缘地带,所以这里的景致很是秀美,与当初赵雯雯选择在姑苏东山假扮山贼时的场景有所相似。

    人心不定,如何参佛。

    苏元心中一喜,赵雯雯能选择这座寺庙出家做尼姑,想必也是经过一番思虑的。

    或许是她还抱有一丝希望,希望有一天苏元能找到这里把她带走。

    山门不高,与当日的玉清宗门有天埌之别。

    苏元抬头观望星辰估测时辰,此时寅时刚到,正是黎明前最为黑暗时刻。既然是佛门重地,便由不得苏元鲁莽。

    假若寺庙都是和尚,闯了也就罢了,但眼前的紫云庵是个尼姑修行的地方,容不得苏元在此放肆。

    等待是漫长的,尤其是不知对方是何心意的情况下。

    寅时末刻。

    一个小僧尼开门扫地,见山门口坐着一年青男子,上前合掌询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