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章 关于大棚  唐司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快更新唐司命最新章节!

    “寒瓜,又叫做西瓜,种植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把种子放进去,浇水之后,多晒太阳就行。”

    “至于小青菜,这东西不需要特殊的照料,只需要阳光水分充足既可,这玩意一长就是一片,而且可以收割好几茬。”

    “韭菜更不用说了,就是味道有点大,咱们就种一垄就行了,足够我们包饺子吃的了。”

    “芹菜就比较娇贵一点,种起来也麻烦,要多实验几次。”

    “黄瓜就更麻烦了,等开花之后,还需要授粉,一般来说,授粉的方式都是靠大自然,或者是风,或者是蜜蜂蝴蝶之类,都可以进行授粉,几乎所有的菜都需要授粉,既然没有自然授粉,我们只能进行人工授粉,人工授粉很简单,回头告诉你们。”

    “昆仑紫瓜,又叫茄子,跟黄瓜差不多的方式进行种植既可。”

    “今天重点说的是这个东西。”李宽小心翼翼的抚摸了一下西红柿的幼苗,笑呵呵的道:“番茄,也可以叫做西红柿,味道很好吃的。

    还有这个,叫做冬瓜,别看它比较小,但是长起来就大了,据说最大的有二三十斤,一亩地要是都种了这东西,收获个十几担不是问题。

    这个番茄还有冬瓜种子,说起来还是我前些日子逛西市的时候,遇到了几个西域商人在那叫卖商品,无意间发现的,对我大唐极有好处,亦菜亦粮,用来涮火锅尤其美味,而且以后有大用处。”

    李恪、李泰两兄弟眼睛亮晶晶的,跟着李宽在棚子里巡视,如同君王巡视自己的领地一般。

    李宽在前,走在田垄上,如数家珍的讲着大棚里的各种瓜果蔬菜,极为得意。

    这个大棚,是将作监帮着制作的,为了大棚,李宽贡献了两本书,助李纲成为一代文宗,为了自己的小日子,更是弄出了火药,弄出了烟花,牺牲不可谓不大。

    当然,这是李宽自己的看法,在李世民一干人看来,这是理所当然的,藏着掖着,非君子所为也。

    杨妃不知何时来了,听闻李宽耗费重资建了什么大棚,竟然以丝绸为顶,以桐油为膜,奢侈靡费,堪比纣王的酒池肉林了,这如何了得,它日岂不是要被御史参一个靡费国帑之罪?

    杨妃急匆匆的来了,跟在她后面的,还有大唐皇后长孙,怒气勃发,气焰冲霄,带着自己的爪牙,跟螃蟹似的,就进了别院。

    两人前后脚进来,却看不到那座所谓的大棚。

    大棚在哪里?自然不是在别院,别院实在是太惹眼了,现在是个人都过来蹭吃蹭喝,李宽怎么会把这东西放在别院?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祖训,但是祖训这种东西,毕竟是祖训,既然是祖训,那就是很古老的东西,说不定还是神农时代流传下来的。

    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固然是好东西,但是时代在进步,人类在发展,文明总是在不断的往前推进,各种科技在不断的发展,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比如我们现在所在的棚子里,就能改变大自然的规则,虽是寒冬腊月,依旧能种出新鲜的蔬菜来。”

    观政完毕的李承乾听得极为认真,手里拿着一个小本本,一字一句的记下,比自己的两个弟弟可认真多了。

    在长孙与杨妃汇合之后,满世界找李宽的时候,这几个家伙,在李恪的院子里正在散步在棚子里,李宽正在讲述一些反自然的知识,听的三个兄弟摇头晃脑,极其认真,觉得比听那些老夫子讲课有意思多了。

    长孙是什么人?一国皇后,只要她想,后宫的风吹草动还能瞒过她?随便一打听,二人就带着爪牙向着李恪的院子杀来,李宽也没想瞒着别人,只不过自己的那个院子实在是太小了,根本弄不了几个大棚,李泰的院子足够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