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八,悟道  内家拳演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扫地僧没有过人之天分,但有一样,就是身体感知能力远超常人。练武,不在思维或意念等无形之物,而在身体本身对能量蓄发的感知,他虽然习练会了五行之力,也与励志交流了外三合等武学,但是其天资有限,只能一步一步地随着身体对五行之力与外三合的感觉而将二者逐步练到合一,故习练速度不如董大涛快。

    励志虽然熟于外三合,但得从头开始习练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五行之力,加之帮务繁忙,又急于追捕董大涛,自然练功效果亦慢。

    每年励志总要去少林寺几趟与扫地僧交流切磋,共同探讨武学。

    这扫地僧在少林寺内平时扫地,农忙时锄地,如此扫把和锄头就成为其练功兵器,如果不用兵器,赤手空拳时亦将手臂当做扫把把、锄头把做兵器,使用压缩旋转缩身而蓄力,发力时势如举鼎向前劈出,本质上与五行拳的劈拳相似,均为一气之起落的自然发力的外形。基于此,扫地僧将此功夫命名为心意把。扫地僧深知此功夫实为一种全新的能量和劲力的蓄发方式,根基在于内里的五行能量,而外形动作却可随意,所以扫地僧虽然学了励志的五行拳,但是自己已经按照心意把的方式习练成形,也不改了,只是借鉴五行拳之要义。

    (注:后心意把功夫逐渐定型,再配合少林寺传统功夫特点,后人制定了一个金刚捣锥的固定动作为心意把的习练动作,此动作即为大家在电影“少林寺”中看到的武僧们习练的金刚捣锥。金刚捣锥的动作就相当于打五行拳的明劲阶段,即金刚捣锥的动作要用外三合的周身整体压缩旋转打出,用于引带出内三合)

    而励志则完全传承了《武穆遗书》中的功夫,将其命名为心意拳。

    因此种功夫以内里的五行内力为根基,二人将此种功夫命名为内家拳。

    励志与扫地僧二人通力协作,总结出内家拳拳理如下(因少林寺的心意把传播范围不广,所以仅以心意拳为例,心意把与心意拳同理,只是外形动作不同):

    心意拳名为拳,实为一种发力方式,习练会这种发力方式后,打人时是无形无式的,随意蓄发劲力。习练五行拳的目的是为了从外三合过渡到内三合,以完成内外之术。

    这五行拳分劈崩钻炮横五拳,均以周身整体压缩旋转打拳,而不用肌肉紧张发力打拳。这劈拳为万拳之母,是一气之起落的最直接最自然的外形表现。

    何为一气之起落?

    “一气之起落”为内家拳的基本能量蓄发方式,所有内家拳均是建立在一气之起落的基础之上的。

    何为“气”?

    气有表里二种意义。从外表的方面来说,气为呼吸之气,而呼吸乃内五行之肺部的生理功能。五脏之动,似发动机,心即为火花塞,肺即为气缸,肾即为曲轴连杆。心为身之主,身体(不包括大脑意思)为心所控制。心与大脑相似,大脑以神经贯通身体,心以血管贯通身体,故大脑发出的指令要由心去控制身体来完成。

    (注:大脑意识和意念等,虚无缥缈,不能生成能量蓄发,只有心才能控制身体进行能量蓄发。故内家功夫,与大脑意识、意念等无关,所以各位看官,千万不要把心意气、精气神等内家功夫的词语囫囵吞枣地当做“意念”等虚无缥缈的东西。内家功夫的失传,最主要原因即在于此,不去习练能量蓄发而往虚无缥缈的意念中钻去,其结果也是虚无缥缈的)

    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内力由呼吸启动,由呼吸引带出心力,进而将习练习练强大,由心力控制周身整体的能量蓄发。

    打五行拳明劲时,外三合要求周身整体以压缩旋转的方式生成下行脚蹬地的能量,而在内里,呼吸首先要调整为腹式呼吸,即吸气时,周身整体开始向下进行压缩旋转,但吸气时肺部不是像普通呼吸那样扩张胸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