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六章 密道  行走在都市的小道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赵敬亭商量好了,当天下午我就带着他去了程知节的据点。

    程知节倒是很怀疑赵敬亭的身份,不过我什么都没告诉他,只说赵敬亭是我的朋友,也是个道士,我需要他跟我一起去。

    程知节考虑了考虑,倒也是同意了。

    此次瓦屋山之行,加上我,只有四个人。分别是,我,赵敬亭,程知节,还有一个叫孙小英的家伙。

    孙小英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但身高体形只有正常人的一半大小,整个人如果不看脸的话,只会让人误认为他不过是十一二岁的小孩子。

    当然,这家伙要是看脸的话,就绝对不会让人那么以为了。

    因为孙小英这个家伙不仅仅是面相长的老,而且长的尖嘴猴腮的,两只眼睛极小,整个面貌颇像是一只大老鼠。

    最重要的是此人面门上始终隐隐约约萦绕着一股黑气。

    毫无疑问,那就是阴气。

    虽然程知节没有介绍孙小英的来历,但我此时多多少少也猜出了点儿。

    孙小英应该就是摸金校尉。

    他脸上的阴气,以及怪异的样貌,那就是他长期盗墓,被古墓里的尸气阴气侵蚀所导致的结果。

    那些古墓封存在地下千百年,甚至几千年,不知道当年埋葬了多少陪葬尸体,自然是充满了无数阴气与尸气。

    下墓一次两次或许不显什么,但长期吸进这种东西,累计下来会对身体内脏将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寿命自然也会随之减短。

    像他这种提前衰老和样貌变的怪异的现象,也是寿命缩短的症状之一。

    至于摸金校尉,据说是古代一个盗墓者的门派。据史书记载,摸金校尉起源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自于汉代陈琳所作《为袁绍檄豫州》。

    曹操为了弥补军饷的不足,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衔,专司盗墓取财,贴补军饷。

    也就应该能够理解考古界人士常称的“汉墓十室九空”的道理,也能体味出他们“汉墓考古靠运气”话语中的无奈。

    传言摸金校尉最为擅长寻龙找墓。掘开墓时,在墓室内要点上蜡烛,放在东南角方位,然后开始摸金。

    如果公鸡啼蜡烛熄灭了,财物必须放回原处,恭敬磕三个响头,空手回去。

    正所谓鸡鸣灯灭不摸金,墓室只准进一次,方不可再进。如果遇到同行,互相扶持,但由先来者先选取明器。

    总归来说摸金校尉这个行业规矩极多,且行规严谨。只是太过于损阴德,再加上现如今已经到了新时代,人们安居乐业,所以基本上已经没有人再做这种阴损勾当。

    所以现在看到干这个行业的稀有物种,我也有些好奇。

    最后由程知节开车,载着我们三人去了瓦屋山。

    瓦屋山不算远,开车不过一个小时我们就到了目的地。

    由于白天山上有专人看着迷魂凼,不让任何游客误入其中。我们当然也进不去,自然也没必要惹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我们便就近找了个旅店,一直呆到了晚上。

    到了晚上八点,我们分好装备,探照射灯,军用长绳,三棱刺,每人一份。甚至程知节还一人给我们准备了把手枪防身。

    用他的话说,迷魂凼里有巨大的怪鸟,说不定还会有其他的生物,这个地方邪门的很。

    我们一行四人趁着夜色,便就上了山。

    山路崎岖,我们一行人身体素质还算可以,终于在一个半小时后到了半山腰,远远的便看见那一片浓重的黑色。

    等到了迷魂凼跟前,我才发现这片黑色是真的浓重。

    如果是夜晚的黑色,足以蒙蔽人的双眼。那这里的黑色则是像墨汁那样的黑色,浓稠的像是一个巨大的黑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