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宫内,内阁各位阁老、六部的重臣都在一旁侍立,等待着皇上的接见。
不一会,张居正应旨也来到了永宁宫。只见他还是穿着当年身为翰林院编修的朝服,显然是已经得到皇命,官复原职的状态。
因为是在皇宫内,众人见到张居正也不敢说话。张居正的官职最低,他向众位大人行了礼后,乖乖地走到最后侍立着。
一时寂静。
片刻后,掌礼太监李芳一声高呼:“皇上驾到。”
众大臣跪下施行大礼,皇帝在几个太监的簇拥下来到了自己的宝座上。边走边说:“都起来吧,内宫之中,不必多礼。”
自严嵩、徐阶以下,按照官阶一个个站立起来,然后整理整理官袍,便继续立在一旁。
当今皇上嘉靖帝一向热衷于求仙问道,平日里不去上朝,只是在后宫炼丹修玄,而今之所见,一派仙风道骨的样子。
嘉靖帝虽然不上朝,但是对朝野并不失了把控。有严嵩和徐阶总领政事,内阁和六部也尽是能人。平日里依靠东厂和锦衣卫搜集全天下的情报,所以皇上虽然不上朝,但是对朝事和天下事都了如指掌,所以张居正回京这点事他知道也就不为奇怪了。
皇上在龙位上做好,便对下面说:“那个张居正来了吗?”
张居正从后面出列,施礼道:“启禀圣上,微臣张居正在此。”
皇上斜了斜身子看他:“哦,听说你辞官出去游山玩水去了,怎么,想到回来了啊。”
张居正扑通一下跪倒:“臣有罪,臣当年一时糊涂,没能在皇上身边尽忠。后来醒悟到自己的罪,特此回京请罪来了。”
“哎,起来起来,朕又没说怪你。”皇上扬了扬手,召唤张居正起来。
“谢皇上。”张居正诚惶诚恐的站起来。
“朕是羡慕你,能够游山玩水,遍访仙山名士,这样才有可能得道啊。要不是朕得在宫内修行,也想跟你一样,走访名山大川,见见那些当世的活神仙啊。”皇上叹道。
“回皇上,臣此番游历,确实有所收获。待皇上闲暇之时,臣愿为皇上细细说来。”张居正道,讲故事的本领,对于他这种大才子自然是儿科的事情。
“哦?如此甚好。”皇上显然对这个很感兴趣,转身对掌礼太监李芳说,“记下。”
“是。”李芳答道。
“此事就谈到这里,你先退下吧。”皇上对张居正说,张居正答应着回到了后列。
皇上接着说:“我听说山东闹了倭患,怎么没见你们提起啊?”
几大内阁阁老无人应答,因为之前的奏折都被严嵩压下了,这些人不能说严嵩的问题,只能先默不作声。默不作声,皇上自然会去问严嵩。
“严嵩啊,你说说这是为什么。”皇上转身对他最信赖的心腹大臣严嵩。
“启禀皇上,倭寇在山东历来都稍有滋扰,各卫所尽职守卫,所以从未造成祸乱。”
“胡说,这次的倭乱跟以往不同,都打到州府了。是不是他们打到济南城,打到朕得紫禁城你们才想办法啊?”
“皇上圣明,臣愚昧。”严嵩跪下,众大臣也纷纷跪下。
“起来起来,我是叫你们想办法。”
众人听命起来,徐阶出列启奏道:“臣认为,应立派一位大将,统领山东沿海各卫所抗敌。”
皇上点点头:“那你觉得,派谁去比较好?”
徐阶道:“福建备倭都指挥俞大猷,可担此任。”
俞大猷乃是当世大明头号猛将,近些年在福建、浙江抵抗倭寇,取得了不的战果。
皇上没说什么,转而问众大臣:“众卿觉得呢?”
众人道:“俞大猷身经百战,可担此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