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零三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盛唐风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过蜀郡这四大家的主人后,居然真的能够让崔澹当场表态,杜士仪也没料到能够有这么顺利的进展。更让他意外的是,前头一拨客人才刚走,后头却又有一拨客人求见。来者自称是蜀州司户参军杨玄琰之侄杨蛞,为了从妹的事前来道谢,至于另外一人,则是自称渔阳鲜于向。

    听到这两个名字,杜士仪忍不住先定了定神思忖了好一会儿,确定前头那两个杨姓名字自己真的没听错,他这才吩咐把人带来。当这一前一后两人踏进了二堂时,正值从者刚刚进来把用过的越窑瓷盏都收拾了下去,他冷眼旁观,就只见那恬淡些的年轻人若有所思地瞧了一眼那些白瓷茶盏,而另一个身材昂藏的则是目不斜视。到了近前行礼相见之后,他少不得含笑抬手吩咐了一声坐

    “在下杨蛞,伯父是蜀州司户参军杨玄琰。本该早就前来拜见明公的,却因为我前几日不曾去往伯父家中,直至昨日方才得知,五妹玉奴竟是险些惊了明公车马,所幸明公非但不怪罪,反而还令人送了她回去。”杨蛞说到这里,又诚恳地拱手为礼道,“伯父家中只有四女,因玉奴下头的八娘还在襁褓,一直对她倍加宠爱,也惯得她实在淘气。若是那时候有冲撞无礼之处,我代她向明公赔礼了”

    见杨蛞再次赔礼致歉,杜士仪终于确定,此杨便是彼杨,自己见过的那小女孩玉奴,按照年纪和这小名,恐怕十有八九就是日后将名留青史的那位杨贵妃即便已经见惯了各种名人,可一想到那便是赫赫有名的四大美人之一,现如今却还是小萝莉,他仍旧不禁失神片刻,脸上还不能表露出异色。

    等到再听得杨蛞解说伯父杨玄琰和前任成都令郑法陵是好友,因为和益州相邻的蜀州西南接青城山,西南西北有不少蛮夷部落,所以不放心把家眷接到任上,把人都留在了成都县廨左近,便于照应云云,他便于咳一声道:“护犊之心人皆有之,既然知道杨参军家眷便在县廨之侧,今后我定然也让人多加调护。至于令妹玉奴,不过几岁的孩子,些许小事就用不着致歉了。只是……”

    杨蛞本还觉得杜士仪如此好说话,心中松了一口气想要拐入正题,可不曾想杜士仪话到末了还有转折,他登时心中一跳,小心翼翼地问道:“不知明公还有什么吩咐?”

    “吩咐自然谈不上。”杜士仪见杨蛞不过十六七岁光景,形容还有些稚气,却偏偏要老气横秋和自己周旋,不禁为之莞尔,遂正色道,“只不过既然是令伯父的掌上明珠,看护还需得更加倍仔细一些。蜀郡纵使繁华富庶,可难免仍有作奸犯科之辈,似那一日她央了婢女帮忙偷跑出去,万一遇到图谋不轨的人怎么办?我看令妹虽小,却聪慧异常,却不要因为小小疏失使她一生受害。

    “谨遵明公吩咐,此事我回头便立刻嘱托伯父家中婢仆”杨蛞听到杜士仪竟是吩咐这个,松了一口大气的同时,却也不免心中感激,起身深深一躬应诺之后,他再次落座之后,见杜士仪在打量自己下首坐着的鲜于仲通,便赶紧解释说道,“鲜于兄原籍渔阳郡,随父任官后最初寓居阆州,这两年常在成都住,故而与我相识。得知我要前来拜见明公致谢,他因慕明公声名风采,便一同前来拜见。”

    “在下鲜于向,字仲通,拜见明公”

    杜士仪见此人生得昂藏英朗,眉宇间与其说是英气,还不如透着一股傲气,倒是有些好奇此人来拜见自己的缘由。可是,鲜于仲通在起身行过礼后,坐下之后,却立时三刻收敛了傲气,而显得异常恭敬:“鲜于氏乃是箕子之后,原本世居渔阳郡,但中原几多变迁,上千年来也渐渐流散各地。我随父亲迁居蜀地之后,只觉得此地气候适宜田土肥沃,因而这些年也添置了不少田地,虽只是寄籍,将来却不打算叶落归根了。”

    这便是委婉表示,鲜于氏准备真正在蜀中落籍。对于这样的陈情,原本只以为鲜于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