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51章 ‘危房\’和保护  梦境人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是。就是正门口这条街,东边,得有二里地。咱们这在南半面。彦良的店儿就在街边上。”
    “我同学说这边好吃的特别多,都是清真的。”
    “呵呵,礼拜寺边上可不都是清真的,想买猪肉也没人卖呀。”
    “过来前我看边上都围起来了。”
    “可不嘛,好好的房子就要拆,说什么危房改造,我看就是那么一说,就是想拆了重建,都是好好的房子。”
    “那以后不就不是现在这个样了?”
    “不能,彦明把这片儿买下来了,说什么要保护,我也弄不明白,反正就是原样修修,不会拆了,再远就不知道了。就门口这条街。”
    国内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折腾什么,所谓的旧城改造,‘危房’区重建的,其实就是看上了热闹商业区的繁荣,官员和地产商悄悄一合计也就定了。
    于是全国范围内,原来的老城区,特色街道,民族聚集区什么的,包括原有的商业街区,都拆了盖成了各种所谓的现代化大楼。
    街道看着是新了,都是豪华大楼,可是热闹没有了,人气也散了,高昂的租金和房价除了让在位者腰包鼓起来,什么作用也没起,反而把好好的商业搞没了。
    你说他们不明白不懂吗?并不是,只是不在乎,又不用负什么责任,把钱弄到手里才是真的。
    官员如此,地产商更是如此,黄金地段,房子盖了一卖,以后哪怕变成无人区也和他没有一毛钱关系了,反正钱是赚到了。
    从关外到沿海,所有的城市都在这么做,一幢幢大楼拔地而起,所有的城市一模一样,原有的老商业老胡同繁华不在,变成了一条一条空旷的街道。
    这就是倾力打造的现代化的大都市,除了房价一无所有,老百姓越活越不方便。
    以前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现在是在其位也不谋其政,升迁道路千万条,偏偏就没有一条和老百姓和老百姓的生活有一点关系的。
    无数口号和宣扬的精神不过就是一堆毫无意义的笑话。
    “要改成什么样儿?”
    “说是要把东边这片儿弄成什么民族文化区,都按照老样子老习俗来。这条街说是要扩路,以后做生意也不方便了,都去东片儿。”
    “彦伍,你们晚饭就在家吃啊,我让你嫂子去买菜。”
    “不了吧?怪麻烦的,你们还忙。”
    “没什么忙的,时间也差不多了,最后这点卖了就关门。超市就在下面,买什么都方便。一会儿彦海和彦良就回来了。”
    “我们还要回学校呢,晚了没车了。”
    “吃完饭让彦良送你们。可别磨叽啦,头一次过来。跟我客气啥?”
    “就是,到家来了哪有饭碗都不端就走的。”三大娘也笑着留客。
    可能住在堡里时候也不会这样,大家天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各过个的日子,这来了京城,离着家里上千公里,亲情就不知不觉的涌出来了。
    就像远离了家乡以后,听着陌生人说家乡话都感觉亲切。
    “你们平时都是这个时候收摊?”
    “差不多,早一点晚一点的,反正卖完了就收,吃了饭溜达溜达就睡了,早晨得早起。”
    “弄这个挣钱不?”史劲生问。
    “还行,一个月有万八块钱的毛钱。”张彦满就是客气了一句,这话有点不好接,不接又不太好。
    可就是万八块钱也够惊人的了,这会儿老百姓的收入还没过千呢,顶得上十来个了。虽然说的只是毛钱。
    事实上包子铺一个月现在的纯利就有两万多,面食的利润普遍比较大,还不声不响的不打眼。就是把着身子,累一点。
    张彦明记忆里有个渝州的朋友是卖小面的,10年的时候一年一套房轻轻松松,还不被人注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