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方醒,参见大王。狂沙文学网万岁万岁万万岁。”宫,勤政内,平原伯方醒跪伏在地上,对帝辛高呼行礼。
“卿平吧。”帝辛淡笑一声,说道。
“谢大王。”方醒再度施了一礼,起走到一旁蒲团,坐落。
从始至终,方醒都保持着一种极度的谦卑,礼仪一丝不苟,就连朝服也是一尘不染。
算起来,帝辛还是王子时,曾与方醒发生过许多次不快。
可自从他被帝子羡册封为世子后,这个方醒不仅老实了许多,而且也立马改旗易帜,脱离了子启,对他宣誓效忠。
等到帝辛继承大统,方醒便辞去了一切职务,入了右学,偶尔教教书,处于半隐退的状态。
这也是方醒为了防止帝辛秋后算账的一种未雨绸缪的手段,他主动辞官归隐,也算是表明了一种态度,帝辛也不好赶尽杀绝。
“听卿说,此番你带来了两个家族子侄,要引荐给孤,不知那两人在何处?”帝辛开口问道。
方醒拱手道,“启禀大王,臣的两个子侄,正在外侯旨。”
“那就宣进来吧。”帝辛一挥袖袍。
门外的宦官领命,转对着台阶下,等候的两名年轻人,高喝道,“大王有旨,宣!”
随即,那两名年轻人整理了一下仪容,有些忐忑与紧张的,迈着小碎步,走入内,对王座上的帝辛,齐齐拜道,高呼三声万岁。
“果然是他们。”一瞧来人,帝辛顿时暗道。
这两名年轻人名叫方相、方弼,是帝辛上一世的镇将军。
二人乃是同胞兄弟,长三丈四尺,力大无穷。
而且,两人容貌也是仪表堂堂,着一明黄盔甲,让人望而生畏。
仪表堂堂又魁梧高大,也难怪入了帝辛法眼,在上一世成为帝辛的左右镇将军,宫内的一种门面。
帝辛手指在桌子上敲了敲。
二人也算是老熟人了,可惜,却也是个大忠似之辈。
但方相、方弼不是黄飞虎、黄滚父子,方家也非黄家可以比拟。
黄家势大,门生故吏遍布朝野。
而且黄滚、黄飞虎父子,又是有勇有谋,能力不凡之辈,故而帝辛必须要想办法除掉他们父子俩,扳倒黄家。
至于方相、方弼,只是匹夫之勇,不足为虑。
方家也只是在朝歌内,有点人脉、威望的贵族,如今方醒辞官归隐,昔处于一流末尾层次的方家,也跌入了二流水准,芮吉、邓昆这等武侯贵族,尚且被帝辛cāo)弄于股掌之间,更何论是一个方家?也亦不足为虑。
“还是留着吧,让他们为朝廷效力,也算是物尽其用了。”帝辛心想。
这一世的他,已经不是前世所能比拟。
两大征以后,帝辛在军中、民间的威望,已经达到了一种大王要北伐?”
“是。”帝辛颔首。
祭司道,“神教与朝廷本为一体。神教虽游离世俗之外,不受朝廷律法管束,自成一门礼法。但神教所有成员,皆是大王您的臣子,包括老朽亦是。为大王尽忠,为朝廷分忧,此乃臣子的本分,故而,老臣愿率十万宗教战士,加入此番北伐,为国征战。”
帝辛一讶,饶有兴趣的打量了祭司几眼,他略微沉吟,还是拒绝道,“卿能有这份忠心,寡人已甚是欣慰。此番北伐,必将犹如犁庭扫之势,席卷整个草原,区区分裂的狄族,根本不足为虑,就无需卿费心了。”
帝辛自然知道祭司打的是什么主意。
如今南疆、西南,已经被朝廷平定。
人皇道在那里传教的消息,祭司不可能不知道。
帝辛二年,大巫神教曾派遣两支千人传教团,赶赴南疆、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