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六章 初到苏州 76  大清第一镖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深夜,左二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

    刚才的一幕如流光碎影,掩没在记忆中。任凭怎么打捞都无济于事。或许有一天,它们会主动跳出来,与主人的记忆之唇相吻。但此时,它们一如那流行,坠入银河,没入黑暗了。

    “脚下的路怎么走?”

    这是左二把最伤脑筋的。

    “一个大男人,怎么能不顶天立地,怎么能不建功立业,日日混迹过日子呢?来到苏州不到几天的时间,却好像人在梦里。自己所有的理想与梦想好像变得极其缥缈,极其遥远。可不能这么混下去了。”

    两个左二把不住在他心里打架,一个想要往岸上拽他,一个像要往河里拉他。他们都是为着他寻觅出路,可是,境地却截然相反。

    正胡思乱想间,“嘭嘭嘭”,轻轻的叩门声响起。

    “谁?”左二把警觉地问。

    “是我。”张德茂在窗外说。

    “义父。”左二把一个鹞子翻身下地,开了门。

    “难道是月色迷离,人无眠?”

    “二把睡不着。”

    “想什么呢?”

    “正胡思乱想着呢。”

    张德茂关上房门,盘腿而坐,与左二把而对面,神色严穆。

    左二把心里结着一个疙瘩,心想,“义父到底要跟我说些什么呢?”

    “没外人,咱爷俩好好说会儿话。”张德茂清了清喉咙,首先开了口。

    左二把给张德茂献上一杯茶,静静地看着他,听义父说。

    张德茂说,“好几个晚上了,我都跟几个大商帮坐到很晚才回来。干什么呢?就是要给你谋划谋划眼下的路怎么走的问题。”

    左二把说,“义父跟二把想到一块儿了。”

    张德茂说,“大丈夫立世,自然要先立身,先做人。义父为你选定一条路。什么路?就是要你以后替我出镖。只要你能独立经营了,义父便会把这个摊子全部交给你。首先,你要知道,镖局最大的生意从何处来?眼下,朝廷每年要求各省藩库上缴给朝廷一定数量的各项官款,也叫京饷,这种京饷是要以现银的方式直接运往京城的。反之,京城调拔给各省的藩银,也是以现银下拔的。各个镖局都在想方设法拉拢地方官员,意欲揽住这种生意。这种生意汇水大,但折扣也大,跟朝廷做生意是一个最大的风险。动辄得不到汇水,而且受地方官员的盘剥很深。但为什么各镖局还要没命地争这块生意呢?那就是想确立霸主地位,想得到朝廷的认可。商人自古地位岌岌可危,只有与政治与权力联手,才能谋得更大的利益。商离不得官,官也用得着商。二者可相持相守。镖局镖师大多是武功卓越者,一旦被朝廷认可,无疑于在同行业,在武林中承认其盟主地位,自会显赫一时。咱们镖行做这一类生意的时候,一定要千万小心,智上加智,可不能跟那些官员玩小聪明,做真正有道行的人,外面谦恭绵善,内里有大谋略,有大格局,时时保持清醒,有大方略,可也要心细如发。以前,义父年少时,也争过一些这样的生意,终究没有做过一桩。现在世事看破了,更不想,无妄念了。第二个生意来源是什么呢?就是与各路商帮做银钱生意。如果说前一个官方的,那么这一个便是民间的。官方与民间两方生意相辅相称,相呼相应,相抬相补,方能成就一个镖行霸业。一个巨商,庄号根基在老家,分号遍布全国各大市阜。各分号之间,本就奉行‘酌盈济虚,抽疲转快’这个商业原则。它不分地域,时紧时松,相互接济,快速调度,总是想着法子把存银调往最能赢利的地域和分号,以期生利。清代经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就全国的经济发展来看,江南经济呈现出了短小、精干、快速的发展态势,其势头远远超过北方,很快成为国内商业重心所在。苏州尤甚。但北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