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9章 应天·慷慨相邀  十三剑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日早晨,朱元璋邀萧十三与风如玉到元帅府的绿水亭阁一叙。绿水亭阁是朱元璋休憩雅致之所,池中一汪绿水,碧波荡漾,花影四浮,香气弥漫,惟夏日最盛,是应天最美景色之一。

    萧十三领三妹按时赴约,到得绿水亭阁之时,朱元璋在花厅中已久候多时。萧十三歉然道:“让大哥久等,十三真过意不去。”朱元璋爽朗笑道:“十三兄弟说的哪里话!我朱元璋能得十三兄弟这般义干云天的豪侠委身来助,早就高兴地合不拢嘴了,哈哈哈,你我以兄弟相称,把这元帅府当成自己的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莫要再客气!”

    朱元璋又道:“昨夜我们只顾喝酒,一场大醉,对我手下兄弟还不甚了解,我就再引荐一下。”指着旁边一个羽扇纶巾、儒雅之士,笑道:“汉高祖刘邦赞手下谋士张良道:‘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这位就是我的张良,神机妙算的温州刘伯温。”

    萧十三虽是武林中人,一路从西域天山归来,沿途经百姓口耳相传,对刘伯温早有耳闻,恭敬赞道:“萧十三久仰刘伯温刘兄,江南百姓称你为诸葛再世,今日一见,果然器宇不凡。”刘伯温轻摇折扇,微微一笑道:“元帅善用贤士,惟才是举。萧兄被中原武林唤作大魔头,元帅却毫不避嫌,刘伯温佩服、敬仰;萧兄弟言重了,刘伯温草野之夫,怎与萧大侠相之比较,早就听说,萧大侠大战中原群雄,于己之错,慷慨陈之,如此胸襟,却非一般人可以为之。”

    他微微一笑,目光又转到风如玉身上,道:“刘伯温久仰‘蛇蝎娘子’风三娘大名,今日得见,何幸之有。”又瞧了瞧萧十三,微笑道:‘萧大侠与风三娘男的英武,女的飒爽,郎才女貌,可谓是天造地设、天作之合,刘伯温可羡慕得很啊,呵呵呵”他看人神准,瞧出萧、风二人有不可言说的情意,故有此说。

    这般一说,风如玉心底涌出无边的伤心和难过,目光一触及到萧十三,匆忙避了开去。

    朱元璋招呼两人坐下,道:“今日找你和三妹前来,是有要事相商。伯温,你就把你的想法说出来吧。”

    刘伯温呷了一口花瓣茶,说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凭此口号,韩山童、刘福通率红巾军起义于颍州,义旗一举,天下苦元已久,效仿者众,纷纷揭杆而起——徐寿辉起于湖北罗田,芝麻李起于江苏徐州,张士诚起于江苏泰州,郭子兴起于安徽濠州,明玉珍起于湖北随州……当今义军四起,大起义军不胜枚举,大部分义军都头裹红巾,响应效忠明王韩林儿(刘福通扶植的傀儡)。但放眼天下,北方中原最厉害的是刘福通的红巾军;江南最厉害的当属占据高邮的张士诚和占据江州的陈友谅。诚如元帅所说,张士诚器、多疑,胸无大志,当然不能担起拯救天下苍生之重任。因此,纵观长江以南,可称得上枭雄的,除了元帅就是陈友谅。此人心狠手辣、足智多谋、极善带兵,但他无所不为,毫不讲仁义道德,因此他的部下怨言四起,碍于他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权力,手下大将有口难言。因此眼下他虽实力强大,不过是外强中干,大厦将倾而已。”

    顿了一顿,继续道:“陈友谅眼光毒辣,当此用人之际,极力拉拢中原武林各派,无奈中原武林盟主清决道长为人正直刚决,不齿陈友谅以下犯上、阴狠手辣的卑鄙所为,是以陈友谅铩羽而归,未能拉拢群雄为他所用。”

    话锋一转,继续道:“元帅威镇四海,善用贤才,知人善任,仁政爱民,所到之处秋毫无犯,胸怀拯救黎民水火,问鼎天下之志。但元朝太师纳罕手下的蒙古总坛高手云集,常来袭扰,颇为头痛。倘若我们把中原各大派招在麾下,收为己用,到时在中原群雄这帮仁侠义士辅佐之下,堪是如虎添翼,推翻暴元之政,指日可待”

    话锋再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