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3-236章 挥师北伐,逐鹿天下.不战而输,逃离大都.  十三剑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元璋灭掉陈友谅之后,穷追不舍,亲率大军赶到武昌,灭掉了陈友谅之子陈理,终于斩草除根。其后,朱元璋又挥师东进,灭掉盘踞高邮的张士诚,削平群雄,统一了江南。

    其时,纵观天下,天下义军已无可与朱元璋匹敌者。原来元惠帝至正十一年,水深火热的农民借着‘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的口号,韩山童、刘福通于颍州率红巾军起义之后,天下响应者蜂拥而起,均头裹红巾,都自称红巾义军,天下大乱。

    刘福通有先人之机,势力最大,聚拥百万义军,占据整个长江以北的北方,河南、河北、山西、甘肃、四川、山东尽皆收复,建立大宋政权,威望实力如日中天。天下各地的红巾军背地里虽然各自为王,表面上却听其号令,受其调遣。

    元军主力疲于应付北方刘福通的红巾军,无暇南顾。江南的红巾军首领朱元璋和陈友谅,及高邮的张士诚等人趁势崛起,招兵买马、抢夺地盘。

    北方的红巾军红巾军声势浩大,势如破竹,中原各地的元兵主力闻风丧胆,不战而溃逃。若不出意外,刘福通必可赶走鞑子,统一中原。

    偏偏这时,安徽颍州横空出了一个不世出的名将察罕帖木儿,他用兵如神,见元军不堪一击,痛心疾首,自组义兵,所到之处,所向披靡,红军义军尽皆大溃。元廷大喜,封为中顺大夫。其后察罕帖木儿屡战屡胜,官运亨通,扶摇直上,升为中书兵部尚书,执掌天下兵马大权。

    然刘福通坐拥百万大军,起初百战百胜,势不可挡,于是日益骄纵,自大起来,犯下了兵家大忌。百万大军,三下分兵,出兵北伐,各自为战。被元兵各个击破,终于一败涂地,整个北方又重回鞑子之手。

    北方的红巾军一灭,歼灭江南的义军便箭在弦上。朱元璋之义军、萧十三和清决所率武林军固然骁勇善战,勇猛无比,毕竟当时势力弱,不出意外,早晚便会被不世出的名将察罕帖木儿歼灭,整个中国又要落到鞑子手中。

    恰在此时,山东残余的红巾军竟自相残杀,察罕帖木儿大喜,亲率精锐铁骑,大举进攻山东。招降红巾军将领田丰、王士诚,二人假意投降,察罕帖木儿大喜,一时糊涂大意,竟仅率数人赴田丰营,中了埋伏被杀死。

    这么一个力挽狂澜的不世出名将一死,元兵内讧,各自为战,互相攻伐,俨然已是分崩离析,更无暇南顾,似已把江南的‘叛军’忘掉。

    朱元璋趁机西灭陈友谅,东灭张士诚,统一江南,占据南方。赈济灾民,免除苛税,粮草充足,兵强马壮,天下义军实力再无出其右者。

    这一日,朱元璋站在元帅府的大殿里,向群臣道:“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如今我朱元璋一统江南,百姓安居乐业,吾志伸矣!然中原百姓仍遭元廷暴政,火热水深,亟待我等前去拯救。因此,我朱元璋决定大军北伐,把鞑子赶出中原,匡扶汉室,还天下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殿下群臣一听,无不热血沸腾,欢呼雀跃,激动万分,俱想:“匹夫无不报之仇,天下无不报之仇!”

    即日朱元璋发布《奉天讨元北伐檄文》: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命徐达为主帅,常遇春为先锋,统率大军北伐;另命萧十三和清决率武林各大派豪杰一同北伐。江南百姓奔走相告,弹冠相庆,拍手称赞!

    萧十三正在府上打点准备,忽听得院子里一个娇嫩俏皮的声音道:“十三哥哥,看看我打扮的如何?”

    萧十三知道凤阳又在古灵精怪,微笑着走出大厅。只见一个英姿飒爽,容貌俊秀的男子站在院子里,正朝自己发笑,这少年自是凤阳了。萧十三一怔,想起那日她也是女扮男装,大大方方的来故意表露少女心扉,不由得恍如隔世。

    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