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参将杨展  明末命运之抉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到众人不敢再公然挑衅自己的权势,杨昭内心一喜,再次交代一番后,将队伍交给王畅、刘豹等人训练,而自己则在三通鼓之前赶到参将营帐领取任务。

    参将杨展将一个四合院作为自己的临时大帐,当杨昭赶到的时候,里面早已经站满了各个把总、百总,看见杨昭迈着走进堂屋的时候,千总余朝宗赫赫笑道:轩轾,军中都在盛传你被雷劈了,没事吧?

    把总是明末一种中级军官(正七品),相当于现代军事单位的一个营,其下一般辖4个局(在明朝军队一般按照营、部、司、局、总旗、旗、队进行划分的,司的长官为把总,局的长官为百总),部众不到500人。

    千总(部的长官)比把总大一级,比现代军事意义上的一个加强营还要大一点,一般下辖两个司(把总指挥)。按理说在余朝宗下面还有一个把总,杨昭记得那个把总好像姓张,因为祖辈战功而世袭了军中把总,现在听说大西军杀来的时候,竟然不心受伤,不能随军同行,杨昭与另外四个百总目前归千总余朝宗直辖。

    大明军队战斗力较差,除了军户制度没落之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军中职位多被功臣之后把持,他们因为祖辈战功,世袭军职,如此整支军队缺乏进取心,死气沉沉的。

    杨昭依稀记得,所部大将领,除了杨展是武进士出身,自己是文秀才投笔从戎之外,其他的绝大多数是因为父辈福荫而世袭军职。

    杨昭打揖道:谢谢余千总关心,没事的。神仙打架,殃及池鱼而已。老天爷要劈断身边那株大树,将不幸站在那里而已。

    余朝宗哈哈大笑,拍了拍杨昭的肩膀道:轩轾(杨昭字),你们这些秀才,就是这样好笑,不错,不错。这几年天寒地冻,各地粮食歉收,我们这些老百姓,兵将那个不是池鱼,被卷进这无尽的杀戮啊。

    堂上的参将杨展见杨昭来了,关切的问道:轩轾,没事吧?怎么出这种事情呢,真是匪夷所思啊。

    在千总之上,一般有游击将军,与参将两种军职,游击将军统辖1部局,而参将则部6局,也就是明朝古人常说的一个营,兵力超过千余人,相当于前世的一个旅。

    按理说杨昭与杨展地位相差悬殊,双方本来应该什么交集,但因为大家都是科举出身,如此方在这个功勋子弟云集的军营中关系颇为密切。

    杨展是崇祯1年武进士,乃蜀军少有的智将,经过几年军伍生活,因为平定西南少数民族叛乱,再加上镇压流寇有功,如此升迁为参将这种高级军衔。

    在杨昭投笔从戎之后,巡抚陈士奇将其分拨到杨展营,就是希望像杨展那样考取武举人、武进士。

    有人说大明王朝武举人、武进士异常难以考取,不但需要武艺超群,而且还能识文断字,还能够策论,这对很多大老粗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但杨昭不同,杨昭是文秀才,半路改投军旅,正如前世艺术考生那样,只要再练几年武术,专业达标,到时候武举人、武进士基本上是手到擒来的。

    看到杨展询问,杨昭连声感谢,而站在靠近大门处,前面站立的则是各部各司的千总、把总。

    点卯之后,杨展看着众人,站起来说道:各位,大家多是功臣之后,大家多受祖辈福荫而世袭军中官职,大家可以说世受朝廷厚恩,如今连皇帝都殉难了,我等作为臣子的,当然只有拼死一搏,以报效朝廷的厚恩。

    各位,陈士奇巡抚大人在这铜锣峡集中了万余重兵,我部被令驻守铜锣峡峡谷莲花背,除了保护山脚水寨兄弟的安全之外,就是配合大军挡住张献忠的大军。

    各位,今天是流寇逼近峡谷的第二天,若本将军所料不错,今天也将是我蜀军与流寇决一死战的第一天,大家可整顿兵马,与本将军共同出征,建功立业,封妻荫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