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9章 送还尸体  明末命运之抉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昭定睛一看,原来是流落到顺庆城的西充进士江鼎镇,大喜道:江先生乃我顺庆有名才子,江先生既然修书札,那么请让可为你研墨吧。

    当即不顾众人阻拦,亲自为江鼎镇研墨,江鼎镇内心甚为激动,一气呵成,写完千字的书札后,边用口吹干书札上的墨迹边问大家道:江某不才,大家看看,此文如何?

    众人连连竖起大拇指,连连说道:江公大才,此书札甚佳甚佳。

    杨昭重新回到座中,双眼含着泪水,看着众人道:各位,江公大才,写得如此文章,谁能前往d游说那个张献忠,若他能够收起贼心,北上抗击鞑虏,将我国内外消弭于无形,我想我们祖宗与后世子孙都会感谢他的。

    江鼎镇连连摇头道:大人,一客不烦二主,这书札乃江某人所写,如此这书札当然由我江某人所送,听闻那个张献忠点名要马元利、刘进忠锁拿我,现在我就单身前往,也免得张献忠惦记啊?

    杨昭大惊,连连摇头,江鼎镇则将书札放于袍子里面,说什么也要去,到最后杨昭只得同意。

    经过一夜详谈,第二天江鼎镇带着一支0多人的队伍扶住着马元利的灵柩西去,杨昭则率领文武官员亲自送出城,看着意气风发的江鼎镇,杨昭问道:江先生,你此去凶多吉少,你有什么事情需要交待的?

    江鼎镇摇摇头,突然狠狠的拍了拍杨昭的肩膀道:若此去能够暂时拖住流寇数月,为大人挣得时机,我江某人对得起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若是能劝说那个张献忠起兵攻打鞑虏,我江某人能够对得起我大汉的诸位先贤,对得起后世子孙。

    如此吾愿足矣,大人,就此别过,守住顺庆城,不要落入流寇、土暴子、鞑虏的手中。

    看着坐着马车远去的江鼎镇,一股暖流袭遍全身,杨昭突然跪下,向江鼎镇拜了三拜,口中说道:江先生走好,江先生走好。

    在第10天,杨昭召集各位将领开会,迅速的抛出自己整军计划,那就是自己领参将印,任命谯应瑞、冯有庆两人为游击将军印,董克治、刘世铉升任正五品镇抚。

    全军整编为11部,包括谯应瑞、冯有庆两个游击本部,王畅、刘豹、赵得胜、董大海、杨成、唐钧、刘惟明等八人为步兵千总,马潮为骑兵千总。

    各部(千总辖)包括千总本部,个司、1个护卫局(目前没有考虑在各部建立后勤部队,毕竟现在还是内线作战,再加上还没有教好的交通工具)

    千总本部包括1名千总、1名正七品的经历、4个正九品参谋(1个协助作战,1个协助训练,1个协助后勤,1个协助情报。参谋为唐后期节度使幕僚注意,掌参与谋划。南宋制置大使与督视军马的属官)、1个旗手,1个旗语手、个号手、个传令兵、5个训练教官、5个伙夫共人。

    护卫局下辖1个骑兵总旗、1个火器总旗、1个步兵总旗共116人。

    如此每部兵马约莫100人。

    而两个游记本部最大的不同就是下辖个司,如此人马达到1460人。

    马潮的骑兵部不辖司,直接辖5个局,其千总部有1人,包括1名千总,1名正七品的经历,4个正九品参谋,个旗语手,个传令兵,1个兽医官,个郎中,5个训练教官,5个伙夫。

    看着谯应瑞,冯有庆,杨昭说道:两位游击将军,前两天我看了下你们两部人马,很多人廋骨嶙峋的,这种人上了战场也是送死,既然我们叫了他一声兄弟,那么就要给他们找一个好的归宿,各地不是抛荒很多嘛?发放农具,发放粮食给他们耕种土地,10亩以内的,三年不征收粮食你看可以不?

    虽然内心颇不服气,但未大义所驱使,再加上双方实力相差太过于悬殊了。这两天都在疯传忠勇军对兵丁那个要求十分严格,俘虏的那7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