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8章 征税寻租  明末命运之抉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一大早,杨昭召集前来祝贺的各地知县、官绅、读书人,以商议大事。众人迫于威势,胆战心惊的赶来。

    有的人在内心中嘀咕,筵无好筵会无好会,杨昭已经请了两次客,上次延请相如县乡绅时为了清丈问题当庭杀人,不知道这次又有谁撞上霉头,遭遇横祸,为此大家提心吊胆的,

    但令大家感到惊异的是这次气氛完全不一样,可以说比昨天还稍稍放松一点,杨昭照样端坐在正中间,旁边坐着同知范文光、史谨宸,而在下侧坐着各属官,各知县与应邀而来的众乡绅。

    时间刚到,杨昭宣布开会,同知范文光当即站起来,看着众人道:各位,到现在老夫才深深明白四省总督王公应熊调老夫来到顺庆的深意。

    各位,在大明初期,成祖多次率领50万以上兵马巡视北疆,征讨蒙古,那是何等雄壮。但自从建奴崛起后,最大的一仗不过是萨尔浒战役10万人马的四路围攻,不过是洪承畴率领的1万人马与清军进行的松山之战。

    各位试想,若是如太祖成祖那样,我大明在萨尔浒战役、松山之战中投入五十万人马,如此任哈赤、皇太极多么狡猾,力量相差悬殊,必然兵败无疑啊。

    明初国家破碎,全国竟然能够轻松的征集到五十万大军进入漠北,大败蒙古,经过大明列祖列宗统治了70余年,十万大军兵败,我大明就到了亡国的边缘,咄咄怪事啊。

    是人数变少了,我大明没有可战之民,非也。在这两百余年间,我大明民众那可是数倍增长。

    是朝廷不想平息边乱,非也。为了平息边患,自万历年间,朝廷加收辽饷,一心想平复辽东兵患,思宗登记以来,夙夜勤政,不敢懈怠。即便如此,为何边患不止,内乱不已,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朝廷没有钱粮,没有钱粮,国家打不起仗啊。

    各位,几百年下来,我国民间财富倍增,而国家打不起仗。为了打仗,稍稍加收三饷,如此惹得全国动乱不堪,究其根源,那是我们的财税制度啊。

    这也是王公调我到顺庆来的深意,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知府大人再能征善战,若无粮草,一样吃败仗啊。

    众人一片哗然,过去杨昭多次将税赋的重要性,但今天听范文光这个第三者再次讲起,大家方恍然大悟,有的情不自禁的连连点头。

    给大家足够思索时间后,范文光继续说道:各位为,来的时候大人让我算一笔账,即使不打仗,我顺庆每年都需要4万两纹银啊,如此多的钱粮,即使在正常年景就颇为困难,更不要说先后遭到李自成、张献忠祸乱,那更是不可能达成啊。

    一个乡绅站起来,问道:大人,按理说粮食能够满足吧,在重新清理人口,丈量土地之后,听说水田面积就足足超过八0万亩,旱地足足有160万亩,每年正赋稻谷10万担,麦超过1万担,这可以折算成115万两纹银啊。

    有的人抱怨道:大人啊,虽说按照耕种面积缴纳税赋天经地义,但也要考虑考虑时期啊。现在连年天灾不断,流寇也四面环视,很多民众生活非常疾苦,每年若需要4万两纹银,这根本达不成啊。

    范文光笑了笑,看着众人道:各位,大家都熟读诗书,大道理大家都知道,最初老夫也是与大家一样看。再说了大人施行清丈之后,粮食足够了,如果真的纹银不够,到时候发放粮食就可以,兵荒马乱的,粮食可比那白银更值钱啊。

    众人连声吆喝道:同知大人英明,同知大人英明,本来就是这样啊。老百姓太贫困了,若还要多征收税赋,这样大家根本不能活了根本不能活了啊。

    范文光哈哈一笑,继续说道:各位,老夫当时也是这样说的啊,实话实说,从播州一路走过来,老夫看到太多老百姓孤苦无依,路有遗尸啊。但知府大人让老夫出去实地调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