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0章 郧阳巡抚  明末命运之抉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忠勇军将要撤出成都城的消息传出后,众人感到颇为震惊,在这些见过大世面的成都民众眼中,这忠勇军可与其他部队不一样,简直可以说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就在大家处于绝望的时候忠勇军如天兵从天而降将他们从张献忠魔爪里面解救出来,面对满城的大火,忠勇军与大家一起灭火,在那次灭火过程中听说忠勇军足足死了十来个人。

    大火扑灭之后,大家安置流民,提供军粮,如此大家方才告别当日混乱稍稍过上正常生活,现在听到忠勇军即将开拔的消息,在十多个老者带领下,上百人涌到布政使衙门,恳请杨昭屯兵于此,以防备流寇死灰复燃。

    过去讲究孝道,不但对家中长辈,对周围老人都是颇为尊重的,杨昭一一扶起众人,声言自己虽然愿意屯兵成都府,但无奈上官命令不敢不从,故只好领兵北上抗击流寇。

    就在这时,人群一些人嚷道:‘哎,上官之令巡抚大人也颇为为难啊,为今之计我们只有去找川陕总督樊一蘅。那个马乾在重庆的时候就纵兵劫掠,若是让他巡抚四川,定是前拒虎后迎狼啊,走,走,我们去找川陕总督樊一蘅樊大人。‘

    在几个后生带领下,众人一窝蜂跑到蜀王衙门,面见樊一蘅,要求改派杨昭巡抚四川,马乾巡抚郧阳,马乾在旁边听到这个消息,面色惨白,汗水顺着脸颊流下。

    樊一蘅不愧为老官僚,看着众人,问道:‘各位父老,我问大家,杨昭杨巡抚打仗厉害一点还是马乾马巡抚?‘

    众人高声嚷道:‘那还有说,忠勇军就像南宋初年的岳家军那样,是流寇的克星,这个马乾怎么能够与杨巡抚相提并论呢?‘

    樊一蘅笑道:‘各位父老乡亲,我也基于这样考虑啊。各位父老乡亲,大家想想,如今流寇占据汉中(贺珍这个时候正与蛮清交战),占据郧阳全国大片地区,朝廷正需要想杨昭杨巡抚这样的忠勇之士去开拓地盘啊。‘

    一个中年人问道:‘樊总督话虽如此,但为何不将其他部队交给杨巡抚指挥呢?武宗爷、世宗爷的内阁首辅杨廷和杨文忠公是杨巡抚的高祖,状元公杨慎乃杨巡抚的曾伯祖父,以新都杨氏家学之渊博,以杨巡抚之才,如此何愁流寇不平,何愁不能匡复郧阳之地?‘

    一听到杨昭乃新都杨氏之后,众人显得更加热烈了,有的说道:‘你不增杨昭兵马,什么收复郧阳之地?‘

    有的说道:可能是有的人垂涎成都各县之富庶,一跑到成都府后马上将杨巡抚赶跑,当一个有名无实的巡抚啊。

    看到这里,樊一蘅一面揩掉脸上的汗珠,一面说道:‘各位,如今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正是大丈夫建功立业的时候,本督之心可昭日月。‘

    但众人吵闹不已,樊一蘅不能制止,只好令人挡住大门,更派出人马催促杨昭。

    杨昭骑着高头大马走在队伍中间,远远的看见十多个老者站在城门边,翻身下马,拱手道:‘各位老丈,我杨昭何德何能,你们竟然出城相送,实在让我汗颜啊。‘

    一个老者叹息着出列道:‘大人乃忠良之后,志存高远,我等阖城百姓感谢大人将我等从流寇魔爪中救出,特备酒水三杯来为大人践行,望大人能够早日封侯拜相,以将新都杨氏门风发扬光大。‘

    杨昭接过酒杯,一饮而尽,高声答道:‘感谢老丈相托,国家破碎如斯,民众苦不堪言,实在是因为奸佞横行,令正气不能举亦。

    封侯拜相非我之愿,我只是希望流寇能够平息,鞑虏能够驱逐,正气能够伸张,我大汉民众少遭一些天灾人祸而已。‘

    众人一听,虽然不明白杨昭所说什么,但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

    经过十余天风尘仆仆的行军,在九月中旬杨昭率部退回顺庆府,驻防巴州达州的游击将军王复臣来报,也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