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7章 安抚民心  明末命运之抉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董大海趁机挥军入城,杨昭则接见了王祥所任命的十大总兵(这帮人喜欢大肆委任官职),杨昭接见众人,讲明军中编制之后,讲明各级军官薪酬。

    让杨昭欣慰的是忠勇军一个千总月饷可以达到1元银币,足足超过他们现在薪酬。

    杨昭当即考核众人武功,骑射,策略,让杨昭感到惊讶的这帮人虽然武艺甚高,但战术素养甚差。

    杨昭当即委王命臣、周鼎昌等三人为参将,其他七人分别担任游击、千总。

    特别是王命臣,武艺甚高,杨昭看后非常喜欢,将其留在身边,作为护卫营一个参将。(王命臣率部占领顺庆城时,每家给免死牌一张,需银若干两。其继也,每牛给牛票一张,需银若干两,如此看来其颇善于经营。)

    整编完成之后,杨昭令保宁府义军领袖向质为播州知州(直隶州),令王树极率领第11镇驻防播州整编,而休息十天之后,杨昭率部以董大海为先锋,率部沿着渡过赤水,攻占毕节卫,在这年月中旬攻占彝良县。但其时云南局势已发生逆转,退到广西府、云南府的孙可望看到明军发生内讧,李干德、袁韬、武大定等人刺杀杨展成功,霸占云南府、武定府、曲靖府等地之后大喜过望,对众人说道:“明军就是明军,在这种紧要关头还内讧不断。

    孙可望当即率部攻打云南府昆明城,刚刚内讧获胜的袁韬、武大定等人怎么是孙可望的对手,双方大战半个月,袁韬、武大定等人被打败退出云南府。

    真是祸不单行,现在看到忠勇军从背后杀到,土暴子更是不敌,被忠勇军占领了彝良县。

    在这种情况下李干德、袁韬、武大定等人见势不妙,当即率部投降了孙可望,如此孙可望占领云南大部,而忠勇军则只占领武定府、曲靖府部分州县。

    如此流寇军队迅速的扩大到5万人马,而忠勇军虽然有万之众,除杨璟新镇战斗力较弱之外,杨昭所统辖的护卫镇、第7镇从汉中辗转云南两千余里,士卒颇为疲惫,各部伤病甚多,更为重要的连年征战大军粮草基本上告馨,现在是月中旬,清明刚将来的时候是一年瘴气最为盛行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杨昭也不想在云南地区死战。

    而在这个时候孙可望派出杨畏知来见杨昭,希望能够谈判,看着孙可望持有滇王府的镇南将军印绶,杨昭当即决定留下董大海的第4镇驻防彝良县诸地,杨璟新统帅第1镇驻防四川行都司、武定府诸地,而杨昭则带着一干幕僚回到成都。

    一路之上杨昭不时骑着战马,看着沿途风景,或者坐在马车之中与众将议事,基本上每个驿站必然停下来会见当地州县官绅(一般四十公里一个驿站),会见当地民众,忙得不亦乐乎。

    听到大败鞑子的杨昭路过,当地民众群情激奋,每到一个县城,基本上都是被围得人山人海,杨昭先是听大家诉苦,大家对三饷深恶痛绝,很多人抱怨过去虽然田赋只有十五税一,但若加上三饷,基本上是七税一,八税一了,再加上官府要求大家每年农忙的时候立刻缴上税金,如此往往了卖更多粮食才能缴上。

    到最后,基本上达到五税一四税一的地步,现在衙门重新丈量土地,登记人口,对抛荒的土地只需要缴纳倍正赋,对缺少种子的还贷给民众种子,这简直太让人意外了。

    一个穿着破破烂烂汗衫的男子欣慰的说道:“大人,不瞒你说我家现在是揭不开锅,但今年夏天我准备耕种10亩水田,其中八亩是从隔村刘老爷家写的,县里给我分了亩无主之地。

    到时候能够秋收的时候能够打上4担粮食,需要缴纳王老爷八担粮食,耕种那亩公田需要缴纳7斗粮食,如此我家就有15担粮食吃了啊,大人,过去一年下来我们也没有吃到这样多粮食啊。”

    有的更是眼馋道:“大人,听说每年一亩水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